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閱讀測驗:關於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發現,印製於唐朝公元868年的《金剛經》(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木刻字、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雕版印刷
*補充資料
馬禮遜
在印刷書籍的時候,出於成本的考量,馬禮遜捨棄了中國傳統的木刻印刷,開始改用西式的活字印刷。不過,西式活字面對單獨成型的中文漢字卻遭遇了新的困境。英文字母只有26個,只要將這些字母進行拼接,就可以組成不同的單詞。但是,中文卻必須要每個字都進行雕刻,這也就導致鑄造時間和成本都非常高昂。
馬禮遜在深思熟慮之後,仍然願意進行雕刻中文的嘗試。為了能夠迅速普及,馬禮遜還在澳門住宅成立了"馬家英式印刷所",鑄造中文活字,印刷基督教小冊子和介紹知識和新聞的期刊。馬禮遜開創了中文活字印刷的嘗試,同時也為後來者奠定了傳教和印刷事業的基礎。
為了滿足西方的商業利益,早先來華的傳教士必須印刷介紹中國語文字典和風土人情的圖書,以此更方便接近熟識政府官員和有地位的人民。馬禮遜花費了五年的時間來編寫中英字典,並由東印度公司建立專門在澳門建立印刷所進行刊印。為了將中英文合在一起刊刻,印刷者不得不犧牲英文部分,遷就字體較大的中文文字,造成了空間的浪費。

9世紀中葉,倫敦會創立的墨海書館,繼續改進台約爾活字技術,增加活字字模,印書總數呈直線性上漲。作者認為,墨海書館出現之後,西式活字印刷術取代木刻生產中文書的目標,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木刻和西式活字印刷的消長差距,在華人的驚嘆聲中又拉開了一大步"

此後,西方的印刷機進一步在中國普及,讓中國徹底拋棄了傳統的木刻印刷技術。墨海書館首先嘗試使用滾筒印刷機,18478月,英國聖經工會購贈的滾筒印刷機運抵上海,驚人的生產能力讓傳教士意識到機器印刷的威力,也打擊了中國人堅守木刻印刷的信心。

電鍍銅板的出現徹底打敗木刻印刷術
美國長老會所設立的美華書館進一步將機器印刷發揚光大,主任姜別利為配合中文印刷技術還發明了電鍍銅板。電鍍銅板類似於中國的木刻雕版,只不過它比木刻雕板更加便宜,鑄造起來也更為迅速,還能不斷複製。姜別利曾在一封信中自豪的說"我毫不懷疑一段時間後他們將回放棄木刻印刷方法"事實也的確如此,姜別利後來成功西式設備、漢文活字和技術賣給上海道台丁日昌。從丁日昌開始,美華書館的漢文活字陸續有了中國官商、海關與在華外人的顧客。

由此,西式活字終於在與木刻印刷的競爭中超越並取而代之,成為二十世紀中文印刷的主要方法。西式印刷術對中國人讀書習慣最重要的變革,就在於降低了圖書成本,使知識普及範圍空前拓展;其次,是圖書體積縮小,版面趨於簡化,之後又採用洋紙兩面印刷,圖書從此由線裝改為平裝或精裝,直立插架代替了平面存放,書脊朝外並印上書名作者。

西方印刷術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