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從《貞觀政要》認識唐太宗稱霸秘技
玄武門之變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涵蓋貞觀年間唐太宗和身邊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孔穎達等四十五人的政論、奏疏及重大政治措施等,其治國真理,足以借鑑當代。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貞觀政要》一書的價值,除了在於它所反映的唐太宗「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我們研究唐初歷史提供許多寶貴的資料以外,不論是唐太宗兼德則明、從善如流的態度,還是以魏徵為首的直言諫諍精神,都足以作為今日朝野關係的範本、建設國家的圭臬。全篇共分:君道第一/政體第二/任賢第三/求諫第四/納諫第五/君臣鑒戒第六/擇官第七/封建第八/子諸王定分第九/敬師傅第十/誡太子諸王第十一/諫太子第十二/仁義第十三/忠義第十四/孝友第十五/公平第十六/誠信第十七/儉約第十八/謙讓第十九/仁惻第二十/總共二十卷,凱哥我挑出精華給大家欣賞!
唐太宗李世民
君道第一
【原文】貞觀①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②以啖③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朕④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且復出一非理之言,萬姓為之解體,怨⑤既作,離叛亦興。朕每思此,不敢縱逸。”諫議大夫⑥魏徵對曰:“古者聖哲之主,皆亦近取諸身,故能遠體諸物。昔楚聘詹何,問其治國之要,詹何⑦對以修身之術。楚王又問治國何如,詹何曰:‘未聞身治而國亂者。’陛下所明,實同古義。”
【注解】①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號,從公元627年至649年。②股:大腿。③啖(dàn):吃或給人吃。④朕:我,自秦始皇起,變為皇帝的自稱。⑤(dú):誹謗,怨言。⑥諫議大夫:官名。唐時掌侍從規諫。⑦詹何:戰國時楚國隱者、哲學家,善術數。亦稱詹子、瞻子。
【譯文】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做君主的法則,必須首先存活百姓。如果損害百姓來奉養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來填飽肚子,肚子填飽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須先端正自身,絕不會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彎曲,上頭治理好了而下邊發生動亂的事。我常想能傷身子的並不是身外的東西,而都是由于自身追求耳目口鼻之好才釀成災禍。如一味講究吃喝,沉溺于音樂女色,欲望越多,損害也就越大,既妨礙政事,又擾害百姓。如果再說出一些不合事理的話來,就更會弄得人心渙散,怨言四起,眾叛親離。每當我想到這些,就不敢放縱取樂貪圖安逸。”諫議大夫魏徵對答說:“古代聖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從自身入手,才能遠而推及一切事物。過去楚庄王聘用詹何,問他治理好國家的要領,詹何卻用加強自身修養的方法來回答。楚庄王再問他治理國家該怎麽辦,詹何說:‘沒有聽到過自身治理好而國家會發生動亂的。’陛下所明白的,實在符合古人的道理。”
【原文】貞觀十年,太宗謂侍臣曰:“帝王之業,草創與守成孰難?”尚書左僕射①房玄齡對曰:“天地草昧②,群雄競起,攻破乃降,戰勝乃克。由此言之,草創為難。”魏徵對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亂,覆彼昏狡,百姓樂推,四海歸命,天授人與,乃不為難。然既得之後,志趣驕逸,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國之衰弊,恆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則難。”太宗曰:“玄齡昔從我定天下,備嘗艱苦,出萬死而遇一生,所以見草創之難也。魏徵與我安天下,慮生驕逸之端,必踐危亡之地。所以見守成之難也。今草創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者,當思與公等慎之。”
【注解】
①尚書左僕射:唐製,尚書省的長官,為宰相官職。
②草昧:草,雜亂。昧,蒙昧,原始未開化的狀態。用以指國家草創秩序未定之時。
【譯文】貞觀十年時,唐太宗問侍從的大臣:“在帝王的事業中,創業與守業哪件事比較艱難?”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對答說:“國家開始創業的時候,各地豪傑競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戰勝他他才屈服,這樣看來,還是創業艱難。”魏徵對答說:“帝王的興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亂的時候,這時推翻昏亂的舊主,百姓就樂于擁戴,四海之內也都會先後歸順,這正是天授人與,如此看來創業並不艱難。然而已經取得天下之後,驕傲放縱,百姓需要休養生息而徭役沒有休止,百姓已經窮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務還仍然不停,國家的衰敗,常常就是這樣開始的。這樣看來,守業更難。”太宗說:“玄齡當初跟隨我平定天下,歷盡了艱難困苦,多次死裏逃生,所以知道創業的艱難。魏徵替我安定天下,擔心出現驕奢淫逸的苗頭,陷入危亡的泥坑,所以知道守業的艱難。如今創業的艱難既已過去,守業這一難事就得和諸公一道慎之才是。”
【原文】<諫太宗十思疏>
貞觀十一年,徵上疏曰: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①之重,居域中之大②,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③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④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⑤則思三驅⑥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注解】
①神器:帝位。
②域中之大:古人說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③殷憂:深憂。
④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比喻相距遙遠。
⑤盤遊:打獵。
⑥三驅:打獵時圍合三面,前開一路,使獵物有路可逃,不至于被一網打盡。意謂狩獵應有節製。
【譯文】貞觀十一年,魏徵又進獻了一篇奏疏:
臣聽說要想使樹木長得高,必須使它的根部穩固;要想使水流得遠,必須使它的源頭疏通;要想使國家安定,必須以德治國。源頭的水源不通暢卻想讓水流得很遠,樹根不牢固卻想讓樹木長得高大,仁德不施卻希望理,我雖然愚蠢到了極點,也知道這些是不可能的,更何況聖明的君主呢!皇上作為萬聖之尊,高貴得與天地同輝,如果隻極力推崇天命,讓自己長命百歲,全然不思考居安思危的道理,力戒驕奢,崇尚節儉,推崇好的德行,而隻任自己的情欲蔓延而不加以克製,這就像砍掉樹根來讓樹木枝繁葉茂,堵塞源頭而想讓河水流得很遠的道理一樣。
一般說來,很多國君順應天命之後,沒有不擔憂自己成就功業而德行卻隨之墮落的。很多人確實開頭做得很好,可是能將這些好的做法堅持到底的卻非常少,這難道真是創業容易守業難嗎?過去奪取天下的時候力量無窮無盡,現在要守住基業卻顯得力不從心,究竟是什麽原因呢?一個人有憂患意識的時候,必然誠心誠意對待下屬;一旦自己的心願達到了,就放縱私欲,不可一世。誠心待人,即使是敵人都可以結為朋友;不可一世,即使是兄弟也會反目成仇,形同陌路。即使用嚴酷的刑法,威嚴的氣勢來控製下屬使其屈服,他們也隻不過為苟且保全性命而心懷二志,外表謙恭卻心存怨恨。怨氣雖不在大小,但讓人擔憂的卻是它違背了人心,這之中所蘊涵的道理就像水既可以讓船行駛也可以讓船沉沒的道理一樣,難道還不讓人深思和警醒嗎?奔騰的馬車如果用腐朽的繩子來駕馭,還能指望它跑得很久很遠嗎?
好的國君,在遇到想要的東西時,就要思考知足常樂的道理,進行自我約束。在有所行動之前,應該想一想,這是不是可以不做,會不會驚動百姓。常常有危機意識,才能夠使自己的思想謙虛平和。害怕驕傲自滿,就應該常常思考海納百川的道理。如果喜歡打獵,就該有所限度。擔心自己懈怠,就應該想想凡事如何做才能善始善終。害怕自己受蒙蔽,就應該想一想自己如何虛懷若谷才能廣納臣子的意見。擔心聽信讒言,就應該思考如何使自己行為端正,以達到懲惡揚善的目的。實行賞賜,不要因為自己的喜好而隨意改變標準。執行懲罰,也不可因自己一時的怒火而恣意濫用。做到了“十思”,發揚了“九德”,那麽一個國家就能夠人盡其才,智者能夠發揮他的智謀,勇者能夠竭盡他的武力,仁者能夠傳播他的賢德,信者能夠表現他的忠義,文臣武將都能夠競相為朝廷效力。這樣一來,國家就會太平,君臣之間融洽和睦,相安無事。國君可以安心巡遊,彈琴作賦,頤養天年。天下自然無為而治,又何必去勞心費力,事必躬親,違背無為治國的道理呢?
【原文】太宗手詔答曰:
省頻抗表,誠極忠款,言窮切至。披覽忘倦,每達宵分①。非公體國情深,啓沃義重,豈能示以良圖,匡其不及!朕聞晉武帝自平吳已後,務在驕奢,不復留心治政。何曾②退朝謂其子劭曰:“吾每見主上不論經國遠圖,但說平生常語,此非貽厥子孫者,爾身猶可以免。”指諸孫曰:“此等必遇亂死。”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于先見。朕意不然,謂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曾位極台司③,名器崇重,當直辭正諫,論道佐時。今乃退有後言,進無廷諍④,以為明智,不亦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陳,朕聞過矣。當置之幾案,事等弦、韋⑤。必望收彼桑榆,期之歲暮,不使康哉良哉,獨美于往日,若魚若水,遂爽于當今。遲復嘉謀,犯而無隱。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
【注解】
①宵分:半夜。
②何曾(199~278):原名瑞諫又名諫,西晉大臣,字穎考,承襲了父親的爵位,魏明帝時改封平原侯,做了散騎侍郎。後來作為主管農業的典農中郎將,主張為政之本在于得人。何曾與曹魏權臣司馬懿私交深厚,司馬炎襲父爵為晉王時,何曾身為丞相,在廢曹立晉的過程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晉朝一建立,他的官位也晉升為公。
③台司:指三公的高位。
④延諍:在朝廷上直言規勸。
⑤弦、韋:弦,弓弦。韋,柔皮。相傳西門豹性急,常佩韋以自緩。董安于性緩,常佩弦以自急。
【譯文】唐太宗親手詔書答復說:
朕看了愛卿寫的奏疏,言語懇切。愛卿的一片忠肝義膽由此可見一斑。批閱你的奏疏,常常讓我忘記疲倦,而且你的言辭讓我深受感動。倘使卿對國情了解不深,怎麽能夠為我提出如此中肯的建議,而及時糾正我的過失呢?我聽說晉武帝滅掉吳國之後,隻顧驕奢淫逸,不再關心國家政治。太傅何曾退朝回家後,對他的兒子何劭說:“我每天都看見皇上不談論治理國家的雄才大略,而隻是說一些日常生活的俚俗之語,這和治理國家的道理相去甚遠呀。這難道不是將災禍遺留給子孫嗎?國家在你這一代還不至于混亂,因而你的性命暫且可以保全。”他又指著他的孫子們痛惜地說:“可是到了你們長大的時候,必定遇上朝廷變故而性命不保。”後來孫子何綏果然遇上晉王室之間為爭奪王位而發生的內部叛亂,結果他在叛亂中,為荒淫的酷刑所殺害。以往的史書稱贊這事,說何曾有先見之明。我的看法與之不同,我認為何曾可以說是不忠之臣,他是罪大惡極的。作為臣子,上朝應思考如何指陳時政、盡忠直言,退朝時應廢寢忘食,彌補皇上的過失。這樣使君主的美德不斷得到發揚,錯誤不斷得到糾正,就是常說的君臣同治的道理。何曾地位尊貴,權勢顯赫,應當直言進諫,談論治國大道,匡扶時政。然而他在退朝後才說關于朝綱的言論,朝見時,在晉武帝面前卻沒有勇敢地直言規勸,說他是明智之人,難道不荒謬嗎?如果國家危亡卻不知道輔佐扶持,哪裏還用得著這樣的官吏呢?你所上書的建議,我已認真地閱讀過了。這些金玉良言,應時時放在我
的案頭上,就像古代用來警示自己矯偏糾過的信物一樣。這樣,他日必定會有收獲,等到過些年月,國家就會更加繁榮富庶。因為我有你的扶持,所以感到很放心,就像魚兒有水一樣,一切都得心應手、稱心如意。你敢于直言而無所隱瞞的奏疏,我現在才回復。此後,我仍將虛懷若谷,恭敬地聽取你治國方面的好意見。
【評析】《君道》篇列全書首卷之首,基本內容講為君之道,也可看做全書的總綱,認為有道明君治理國家就能安定興盛,無道昏君統治天下則必動亂危亡。“社稷安危,國家治亂,在于一人而已”。“有道明君”的典型是唐太宗,“無道昏君”的代表是隋煬帝。書中主要從三個方面討論為君之道的教訓:一是把握創業與守成的關系。創業歷險,固然艱難,但創業後要居安思危,安而能懼,這對于君臨天下的帝王來說,守業豈不更難?二是正確處理君民關系。明君常思古訓:“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君不能“竭澤而漁”,逼使百姓起來造反。三是正確對待君臣關系。君如頭腦,臣如四肢,要密切配合,皇帝應聽取臣下的意見,兼聽則明,且要誘導臣下敢于諫諍,以避免決策錯誤。
政體第二
【原文】貞觀五年,太宗謂侍臣曰:“治國與養病無異也。病人覺愈,彌①須將護,若有觸犯,必至殞命②。治國亦然,天下稍安,尤須兢慎③,若便驕逸,必至喪敗。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雖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輩。既義均一體,宜協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極言無隱。儻④君臣相疑,不能備盡肝膈,實為國之大害也。”
【注解】①彌:更加。②殞命:死亡,喪命。③兢慎:兢兢業業,小心謹慎。④儻(tǎnɡ):同“倘”。
【譯文】貞觀五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治理國家和養病沒有什麽不同,病人感覺好起來,就格外需要將息調護,如果觸犯禁忌,就會導致死亡。治理國家也是這樣,天下稍微安定的時候,尤其需要兢兢業業、謹慎小心,如果就此驕奢放縱,必然弄到衰亂覆亡。如今天下安危,責任都落在我的身上,所以我一天比一天謹慎,即使做好了也不自誇。至于起耳目手足作用的,就寄托于你們了,既然君臣是一個整體,就理當協力同心,發現事情做得不穩妥的,要盡量把意見講出來,不要有什麽保留。倘若君臣互相猜疑,不能講真心話,實在是國家的大害啊!”
【原文】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興有衰,猶朝之有暮,皆為敝其耳目,不知時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諂者日進,既不見過,所以至于滅亡。朕既在九重①,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魏徵對曰:“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晏②,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③,國家歷數④,自然靈長。臣又聞古語雲:‘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注解】①九重:君門九重,意思是深宮之內。②清晏:清和平靜。③臨深履薄: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意思是非常可怕、危險。④歷數:帝王相承繼的次第,就像歲月氣節的先後一樣。
【譯文】貞觀六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縱觀古代的帝王,有的興起有的衰亡,好像有了早晨就必有夜晚一樣。這都是由于耳目受到蒙蔽,不了解當時政治的得失,忠誠正直的人不敢直言勸諫,邪惡諂諛的人卻一天天得勢,君主聽不到自己的過失,最終自然滅亡。我既然身居九重深宮,不可能對天下的事情都看到,所以委托卿等,作為我的耳目了解下情。千萬不可以認為天下無事、四海安寧就不在意。民可愛的是君,君可畏的是民。做天子的,如果有道,人們就推戴他做人主;如果無道,人們就把他廢棄而不用。這真可怕啊!”魏徵回答說:“從古以來的失國之君,都是因為在安定的時候忘記了危亡,在清平的時候忘記了動亂,所以不能長治久安。如今陛下擁有天下,內外清平安定,能夠留心治國的方法,經常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樣謹慎的姿態,國運自然會長久。我又聽古人說過:‘君主是船,百姓是水,水能浮載船,也能把船掀翻。’陛下認為百姓的力量可畏,確實講得很對。”
【原文】貞觀九年,太宗謂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師①,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注解】①京師:周朝建都鎬京,後世把天子建都之地叫做京師。這裏指隋都長安。②夙夜孜孜:夙夜,早晚、朝夕。孜孜,努力不怠。夙夜孜孜即時時刻刻不敢懈怠。
【譯文】貞觀九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當年剛剛平定京師,宮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沒有一個宮院不是滿滿的。可隋煬帝還是不滿足,橫征暴斂搜求不止,加上東征西討,窮兵黷武,弄得百姓無法忍受,于是導致了隋朝滅亡。這些都是我親眼見到的。因此我每天從早到晚辛勤努力、毫無厭倦,隻求清凈無為,使天下不生事端,從而做到徭役停罷,五谷豐收,百姓安居樂業。治國好比種樹,隻要樹根穩固不動搖,就能枝繁葉茂。君主能夠實行清凈無為,百姓怎會不安居樂業呢?”
【原文】貞觀十九年,太宗謂侍臣曰:“朕觀古來帝王,驕矜①而取敗者,不可勝數。不能遠述古昔,至如晉武平吳②、隋文伐陳③已後,心逾驕奢,自矜諸己,臣下不復敢言,政道因茲弛紊④。朕自平定突厥、破高麗已後,兼並鐵勒,席卷沙漠,以為州縣,夷狄遠服,聲教益廣,朕恐懷驕矜,恆自抑折⑤,日旰而食⑥,坐以待晨。每思臣下有讜言直諫⑦,可以施于政教者,當拭目以師友待之。如此,庶幾于時康道泰爾。”
【注解】①驕矜:自恃地位崇高而驕縱自傲。②晉武平吳:晉武帝司馬炎279年下令伐吳,次年三月,迫使吳主孫皓歸降,重新統一全國。他在位期間,實行佔田製,大封宗室,他貪財好貨,荒淫腐朽。他死後不久,全國便陷入分裂混亂的局面。③隋文伐陳:289年,隋文帝攻佔建康,俘獲陳後主,滅陳。④弛紊:松弛,混亂。⑤恆自抑折:恆,經常。抑折,控製約束。恆自抑折即經常克製自己的意思。⑥日旰而食:因心憂事繁而延遲到晚上才吃飯。⑦讜言直諫:讜,正直。即以正直的言論陳奏于皇上。
【譯文】貞觀十九年,太宗對周圍的侍臣說:“我看自古以來,那些由于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而導致亡國的君王,簡直多得數不清。我姑且不說年代久遠的事,像晉武帝滅掉吳國、隋文帝征服陳國之後,內心狂妄自大,生活腐朽奢靡,處處不可一世。手下的臣子再沒有誰敢多說話,于是國政日漸松弛混亂。我自從平定突厥、打敗高麗、兼並鐵勒、席卷沙漠以來,讓它們一一成為我的疆土,可以說邊境上的外族無不敬畏天威,我國的聲威教化從此廣布四海。我由此而害怕內心滋長自滿情緒,常常自我告誡:要勤于朝政,廢寢忘食,不敢怠慢。每天都期待有臣子大膽直諫,並且可以把它用于國家的政治教化,我要用對待師長那樣的禮節對待忠臣。如果君臣能做到這樣,那麽國泰民安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原文】(貞觀十九年)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為災,米谷踴貴①,突厥侵擾,州縣騷然。帝志在憂人,銳精為政,崇尚節儉,大布恩德。是時,自京師及河東、河南、隴右,飢饉尤甚,一匹絹才得一鬥米。百姓雖東西逐食,未嘗嗟怨②,莫不自安。至貞觀三年,關中豐熟,鹹自歸鄉,竟無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加以從諫如流③,雅好儒術,孜孜求士,務在擇官,改革舊弊,興復製度,每因一事,觸類為善。初,息隱、海陵之黨④,同謀害太宗者數百千人,事寧,復引居左右近侍,心術豁然,不有疑阻。時論以為能斷決大事,得帝王之體。深惡官吏貪濁⑤,有枉法受財者,必無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贓者,皆遣執奏,隨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謹⑥。製馭⑦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于嶺表⑧,自山東至于滄海,皆不齎糧,取給于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注解】①踴貴:物價上漲。②嗟怨:嘆息,抱怨。③從諫如流:如流,比喻迅速。從諫如流意即君主樂于接受臣下的正確意見。④息隱、海陵之黨:息隱,唐高祖的長子,名建成,曾被立為皇太子。海陵,高祖第四子,名元吉,曾被封為齊王。建成貪色嗜酒,畋遊無度,他見秦王李世民功高,與元吉謀害秦王,秦王知道了這件事,于是殺掉了他們二人。秦王即位後,封建成為息王,謚號隱。元吉為海陵王,謚號刺。⑤貪濁:貪酷,渾濁。⑥清謹:清廉,謹慎。⑦製馭:控製,駕馭。⑧嶺表:五嶺之外。
【譯文】(貞觀十九年)太宗剛即位那幾年,國家接連發生旱災、霜災,糧食的價格很高,再加上突厥的進犯騷擾,州縣更加不得安寧。太宗憂心百姓,精心治理國政,提倡節儉,大力廣布恩德。當時,從京城到河東、河南、隴右一帶地區,飢荒更為嚴重,甚至到了要一匹好絲才能夠買上一鬥米的境地。百姓雖然四處奔走尋找食物,但沒有一個人埋怨,無不安分守己。到了貞觀三年,關中一帶大豐收,百姓一個個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竟然沒有一個人逃散。太宗皇帝獲得人心竟到了這種程度,加上太宗善于聽取意見,喜歡儒家之說,真心誠意尋求有才能的人,任用選拔賢能的官吏,廢除舊製度的弊端,建立了許多好的製度,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國家秩序井然。當初,太宗的兄弟加害于他,一同參與的達到一千多人。禍亂被平息之後,太宗仍然任用這些人在他周圍做官,大家都心地坦蕩,從不互相猜疑。當時大家對此議論紛紛,都認為太宗能正確處理重大的事情,很符合一個帝王的身份。太宗痛恨貪官污吏,有徇私舞弊、接受賄賂行為的,沒有一個得以赦免逃脫。在京城以外貪贓枉法的官員,太宗都會派遣專人,調查情況,根據他所犯的罪行進行嚴厲懲處。因此,貞觀年間的官員大多清正廉潔,謹慎行事。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豪富商賈,都懾于皇帝的威嚴,一個個不敢作奸犯科,因此欺凌侵佔百姓利益的事情銷聲匿跡。出門旅遊或做生意的人,也不會碰上小偷強盜,國家的牢房常常是空的,野外放牧的牛馬不用看管,夜晚家家戶戶的門也不用上鎖。又加上年年豐收,一鬥米才賣三四文錢。外出無論是從京城到嶺南嶺西,還是從山東到滄海,都用不著準備糧食,在路途中就可以輕易獲得。在泰山周圍的鄉村趕路,行人經過這裏,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出發時還有東西贈送,這些事情都是亙古未有的。
【評析】《政體》篇可看做是《君道》篇的補充,兩者構成對“貞觀之治”政績的概要說明。這一篇所列內容,除補充說明諸如堅守直道、滅私徇公、日慎一日、雖休勿休、正詞直諫、裨益政教、惟欲清凈、改革舊弊、從諫如流等君臣應當遵守的準則以外,著重說明唐太宗能夠實現“貞觀之治”,很重要的一點是額度了魏徵及其提出的當行帝道王道的意見,即“聖哲施化,上下同心,人應如響,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為難,三年成功,猶謂其晚”這樣一種大膽、堅決、有所作為的主張,駁斥了封德彝等守舊派認為“人漸澆訛,不及純樸”的錯誤觀點,因而僅在兩三年時間裏,就達到了“關中豐熟,鹹自歸鄉”,“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的古昔未有的繁榮景象。唐太宗對出現的“貞觀之治”,也認為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魏徵:“惟魏徵勸我,既從其言,不過數載,遂得華夏安寧,遠戎賓服”,“朕雖無美質,為公(指魏徵)所切磋,使朕功業至此,公亦足為良工爾”。
任賢第三
【原文】魏徵①,鉅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內黃。武德末,為太子洗馬②。見太宗與隱太子陰相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徵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徵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為之斂容,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曰:“卿所諫前後二百餘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太宗嘗謂曰:“卿罪重于中鉤③,我任卿逾于管仲④,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宮,宴近臣,長孫無忌⑤曰:“王珪、魏徵,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徵往者實我所仇,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慚古烈?徵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徵再拜曰:“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⑥,觸忌諱也!”太宗大悅,各賜錢十五萬。七年,代王珪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徵乃止。後復固辭,聽解侍中,授以特進,仍知門下省事。十二年,太宗以誕皇孫,詔宴公卿。帝極歡,謂侍臣曰:“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盡心于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親解佩刀以賜二人。庶人承乾在春宮,不修德業;魏王泰寵愛日隆,內外庶寮,鹹有疑議。太宗聞而惡之,謂侍臣曰:“當今朝臣,忠謇無如魏徵,我遣傅皇太子,用絕天下之望。”十七年,遂授太子太師,知門下事如故。徵自陳有疾,太宗謂曰:“太子宗社之本,須有師傅,故選中正,以為輔弼。知公疹病,可臥護之。”徵乃就職。尋遇疾。徵宅內先無正堂,太宗時欲營小殿,乃輟其材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後數日,薨⑦。太宗親臨慟哭,贈司空,謚曰文貞。太宗親為製碑文,復自書于石。特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⑧,遂亡一鏡矣!”因泣下久之。乃詔曰:“昔惟魏徵,每顯予過。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苟順,難觸龍鱗者歟!所以虛己外求,披迷內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誰之責也?自斯已後,各悉乃誠。若有是非,直言無隱。”
【注解】①魏徵(580 — 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少時孤貧落拓,有大志,出家為道士。隋末參加瓦崗起義軍,李密敗,降唐。又被竇建德所獲,任起居舍人。建德敗,入唐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擢為諫議大夫,前後陳諫二百餘事。貞觀三年(629)任秘書監,參與朝政,校定秘府圖籍。後一度任侍中,封鄭國公。②洗馬:官名。即前馬或先驅之意。③中鉤:射中帶鉤的意思。④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春秋時齊國名相。齊襄公被殺之後,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繼王位,管仲曾帶兵阻止公子小白,並射中小白的帶鉤。後小白立,是為齊桓公。鮑叔牙舉薦管仲,齊桓公不計前嫌任命他為卿,尊為“仲父”。管仲對齊國的政治、經濟及軍事實行了重大改革,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⑤長孫無忌(?— 659):唐初大臣。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太宗長孫皇後之兄。武德九年(626),助太宗奪取帝位。以皇親及元勛地位,歷任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等職,封趙國公。後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被放逐黔州(今四川彭水),自縊而死。⑥龍鱗:韓非曾把帝王比作龍,龍喉下有逆鱗,觸犯了它就會被龍咬死。⑦薨(hōnɡ):唐代二品以上官員之死稱為薨。⑧殂(cú)逝:死亡。
【譯文】魏徵,鉅鹿人,前不久遷居到相州的內黃。武德末年,做太子洗馬。當他看到太宗同隱太子李建成暗中傾軋爭奪,常勸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殺了隱太子後,把魏徵叫來責問:“你為什麽要離間我們兄弟?”當時大家都替魏徵擔驚受怕,魏徵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皇太子如果聽了我的話,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殺身之禍。”太宗聽了這話肅然起敬,對他分外敬重,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多次把他請進臥室,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魏徵本有治國的才能,性情剛直不阿,絕不隨便放棄自己的主張。太宗每次和他交談,從來沒有不高興的。魏徵欣幸遇到了賞識自己的主子,竭盡才力來效勞。太宗又安慰他說:“你以前直言勸諫前後二百多件事,都稱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為國,怎能如此?”貞觀三年,魏徵幾次升遷做上秘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慮,起了很好的作用。太宗曾對他說:“論你的罪過比當年管仲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還要嚴重,而我對你的信任卻超過了齊桓公對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間融洽相處,難道還有誰能像我這樣對你嗎?”貞觀六年,唐太宗駕幸九成宮,設宴招待親近的大臣,長孫無忌說:“王珪、魏徵,過去侍奉隱太子,我見到他們就像見到仇敵一樣,想不到今天能在一起參加宴會。”太宗說:“魏徵過去確實是我的仇敵,但他能為侍奉的主子盡心出力,這是很值得稱道的。我能夠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應無愧色!魏徵常常不顧情面懇切勸諫,不許我做錯事,所以我器重他。”魏徵再拜說:“陛下引導我提意見,我才敢提意見。如果陛下不接受我的意見,我又怎麽敢去犯龍鱗、觸忌諱。”太宗龍心大悅,賞賜每人十五萬錢。貞觀七年,魏徵替代王珪任侍中,加封到鄭國公。不久因病請求辭去所任的官職,隻做個閒職散官。太宗說:“我把你從仇敵中選拔出來,委任你中樞機要的職務,你看到我不對的地方,從沒有不勸諫的。你難道沒看到黃金埋在礦裏,有什麽可貴的呢?若遇上高明的冶金工匠把它鍛煉成器物,就會被人們當做寶貝。因此我把自己比作黃金,把你當做高明的冶煉工匠。你雖然有病,但還不算衰老,怎能想就此辭職呢?”魏徵聽了隻好作罷。後來又堅決要辭職,太宗同意解除他侍中的職務,任為特進,仍舊管門下省政事。貞觀十二年,太宗因為皇孫誕生,下詔宴請公卿大臣,太宗在酒席間極其高興,對大臣們說:“貞觀以前,跟我平定天下,轉戰于艱險危難之間,房玄齡功勞之大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自貞觀以來,對我竭盡心力,進獻忠直之言,安定國家,造福百姓,成就我今天的功業,被天下人所稱道的人,就隻有魏徵了。即使古代的名臣,也不過如此罷了。”于是親自解下佩刀賜給他們二人。庶人承乾在東宮做太子時,不講品德不幹好事,魏王泰越來越得到寵愛,內外百官對承乾是否還能做太子都有疑議。太宗聽到後很厭惡,對侍從的大臣們說:“當今朝臣之中,講忠誠正直沒有比得上魏徵的,我派他做皇太子的師傅,用來斷絕天下人的想法。”貞觀十七年,就任命魏徵做太子太師,仍舊管門下省的政事。魏徵陳述自己有病,太宗對他說:“太子是宗廟社稷的根本,一定要有好的師傅,所以挑選你這樣中正無私之臣,作為太子的輔弼。我知道你有病,不妨躺在床上來教導太子。”魏徵隻得就職。不久魏徵得了重病,他家裏原先沒有正廳,太宗當時本想給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停下工來把材料給魏徵造正廳,五天完工。又派宮中的使者賜給他布被和素色的墊褥,以順從他的喜好。過了幾天,魏徵去世,太宗親自到他的靈柩前痛哭,追贈他為司空,賜謚號文貞。太宗親自給他撰寫碑文,還親筆書寫在石碑上。又特賜給他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後來常對身邊的大臣們說:“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冠;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代興衰更替;用人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常保有這三面鏡子,用來防止自己犯過錯。如今魏徵去世,就失掉一面鏡子了!”因而哭了很久。于是下詔說:“過去隻有魏徵,經常指責我的過錯。自從他去世後,我雖有過錯也沒有人敢公開指出。難道我隻在過去有錯誤,而今天全是正確的嗎?恐怕還是百官苟且順從,不敢來觸犯龍鱗吧!所以我再次虛心征求意見,以便清醒頭腦進行反省,你們直言勸諫了而我不採用,我願承擔責任。我需要採納忠言而大家又不說,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從今以後,大家都得竭盡忠誠,我如有對或不對的言行,你們要直言勸諫不要保留隱瞞。”
求諫第四
【原文】太宗威容儼肅,百僚①進見者,皆失其舉措②。太宗知其若此,每見人奏事,必假顏色,冀聞諫諍,知政教得失。貞觀初,嘗謂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故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③,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前事不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須極言規諫。”
【注解】①百僚:指百官。②失其舉措:慌手忙腳,手足無措。③鉗口:以威脅脅迫人不敢講話。
【譯文】唐太宗容貌威武嚴肅,百官中覲見的人,見到他都會緊張得舉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況後,每當見到有人奏事時,總是做出和顏悅色的樣子,希望能夠聽到諫諍,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貞觀初年,太宗曾對公卿們說:“人要照見自己,一定要有明鏡;一國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為聖明,臣下又不去糾正,要想國家不傾危敗亡,能辦得到嗎?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國,臣下也不能獨自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煬帝殘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閉起來不講話,最後終于因為聽不到自己的過失而導致滅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誅殺。前事不遠,你們今後每當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須直言規勸諫諍。”
【原文】貞觀五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①,喜則濫賞無功,怒則濫殺無罪。是以天下喪亂②,莫不由此。朕今夙夜③未嘗不以此為心,恆欲公等盡情極諫。公等亦須受人諫語,豈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護短不納?若不能受諫,安能諫人?”
【注解】①任情喜怒:喜怒無常,由著自己的性子來。②喪亂:這裏指喪失國家,混亂朝綱。③夙夜:早晚,朝夕。
【譯文】貞觀五年,唐太宗對房玄齡等人說:“自古以來,帝王大都由著自己的性子高興或發怒。高興的時候就胡亂賞賜,功過不分;發怒時就任意殺戮,是非不明。天下大亂,一般都是因為肆意妄為造成的。因此我非常警覺,無論白天黑夜,無不銘刻在心,希望各位大臣永遠都能夠對我的缺點大膽地提出批評。同時,你們也應當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切不可因為別人的意見和自己不一致就不承認、不採納。如果一個人不接受別人的批評,那他又怎麽能去批評別人呢?”
【原文】貞觀十五年,太宗問魏徵曰:“比來朝臣都不論事,何也?”徵對曰:“陛下虛心採納,誠宜有言者。然古人雲:‘未信而諫,則以為謗①己;信而不諫,則謂之屍祿②。’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懷忠直而不能言;疏遠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懷祿之人,慮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與緘默,俯仰過日③。”太宗曰:“誠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諫,輒懼死亡之禍,與夫赴鼎鑊④、冒白刃,亦何異哉?故忠貞之臣,非不欲竭誠。竭誠者,乃是極難。所以禹拜昌言,豈不為此也!朕今開懷抱,納諫諍。卿等無勞怖懼,遂不極言。”
【注解】①謗:毀謗。②屍祿:意思是佔據官位拿著俸祿而不做實事。③俯仰過日:馬馬虎虎混日子。④鼎鑊(huò):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
【譯文】貞觀十五年,唐太宗問魏徵:“近來朝臣都不議論政事,這是為什麽?”魏徵回答說:“陛下虛心納諫,本來應當有話說。然而古人說過:‘不被信任的人勸諫,會被認為是毀謗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勸諫,就叫做屍祿。’但是人的才能氣度,各有不同:膽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進諫;被疏遠的人,怕不信任而無法進諫;貪戀祿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進諫。所以大家沉默不言,應付著混日子。”太宗說:“這些現象確實像你所說。我常想,人臣要勸諫,動輒害怕有死亡之禍,這和赴鼎鑊被烹殺、冒刀劍被斬殺又有什麽兩樣?因此忠貞的臣子,並非不想竭盡忠誠,竭盡忠誠實在太難了。所以夏禹聽了好的意見要拜謝,豈不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如今敞開胸懷,接受諫諍,你們無須因為害怕而不敢把想說的話說出口。”
【評析】這一篇名為“求諫”,是鼓勵臣下踴躍向君主諫言獻策,這可以算是唐太宗用人思想的精華部分。忠言逆耳,位高權重的人聽不進勸諫,就會閉塞視聽,無法知道自己的過失,加以改正。貞觀年間,唐太宗唯恐臣子畏懼自己的威嚴,不敢直言不諱,于是頻頻誘導,鼓勵大膽進諫,使得諍諫蔚然成風,國家弊政得以及時糾正。
納諫第五
【原文】太宗謂玄素曰:“卿以我不如煬帝,何如桀、紂?”對曰:“若此殿卒興,所謂同歸于亂。”太宗嘆曰:“我不思量,逛至于此。”顧謂房玄齡曰:“今玄素上表,洛陽實亦未宜修造,後必事理須行,露坐亦復何苦?所有作役,宜即停之。然以卑幹尊,古來不易,非其忠直,安能如此?且眾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諤諤①。可賜絹二百匹。”魏徵嘆曰:“張公邈有回天之力,可謂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注解】①諤諤:直言爭辯。
【譯文】太宗對張玄素說:“你認為我連隋煬帝都不如,那跟桀、紂相比呢?”玄素回答說:“如果這座宮殿修好了,可以說與他們殊途同歸,沒什麽兩樣。”太宗猛然醒悟,嘆息著說:“我沒有認真考慮過這件事,所以導致了這麽嚴重的後果。”說罷,他又轉過頭來對房玄齡說道:“看看玄素的奏表,洛陽的宮殿實在不應該修建,以後做事必須按事理行事,即使露天休息又如何呢?凡是因此產生的賦役,都應該馬上停止。要地位低的人幹預地位高的人,歷來都不容易做到。要不是玄素忠心正直,心地無私,又怎能做得到呢?一般人唯唯諾諾,哪裏抵得上一個人驚世駭俗的言論對人的啓發大呢?我要賞賜玄素絹二百匹。”針對這件事,魏徵感嘆地說:“張公的話真有力量呀,可謂是仁義之人,它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和對國家百姓的好處真是不可限量呀!”
【原文】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于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皇後諫曰:“昔齊景公①以馬死殺人,晏子②請數其罪雲:‘爾養馬而死,爾罪一也。使公以馬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爾罪二也。諸侯聞之,必輕吾國,爾罪三也。’公乃釋罪。陛下嘗讀書見此事,豈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謂房玄齡曰:“皇後庶事③了相啓沃,極有利益爾。”
【注解】①齊景公(?—前490):春秋時齊國君,名杵臼。齊庄公的異母弟。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在位時刑罰殘酷,許多人被處刖足之刑。②晏子(?—前500):春秋時齊國大夫。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其父晏弱死後,繼任齊卿,歷仕靈公、庄公、景公三世。③庶事:平常的事情、雜務。
【譯文】唐太宗有一匹好馬,特別喜愛它,常在宮裏飼養,有一天這匹馬沒有生病卻突然死掉了。太宗對養馬的宮人很生氣,要殺掉他。長孫皇後勸諫說:“從前齊景公因為馬死了要殺人,晏子請求數說養馬人的罪狀:‘你養的馬死了,這是你第一條罪。讓國君因馬殺人,百姓知道了,必定怨恨我們國君,這是你第二條罪。諸侯知道了,必定輕視我們齊國,這是你第三條罪。’齊景公聽後便赦免了養馬人的罪。陛下曾經讀書讀到過這件事情,難道忘記了嗎?”太宗聽了這話才平下氣來。他又對房玄齡說:“皇後在很多事情上啓發幫助我,對我很有好處。”
【原文】貞觀十五年,遣使詣西域立葉護可汗①,未還,又令人多齎②金帛,歷諸國市馬③。魏徵諫曰:“今發使以立可汗為名,可汗未定立,即詣諸國市馬,彼必以為意在市馬,不為專立可汗。可汗得立,則不甚懷恩,不得立,則生深怨。諸蕃聞之,且不重中國。但使彼國安寧,則諸國之馬,不求自至。昔漢文帝有獻千裏馬者,曰:‘吾吉行④日三十,凶行⑤日五十,鸞輿⑥在前,屬車在後,吾獨乘千裏馬,將安之乎?’乃償其道裏所費而返之。又光武⑦有獻千裏馬及寶劍者,馬以駕鼓車,劍以賜騎士。今陛下凡所施為,皆邈過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⑧求市西域大珠,蘇則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則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陛下縱不能慕漢文之高行,可不畏蘇則⑨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
【注解】①葉護可汗:葉護,突厥大臣的號。原稱葉護統葉護,因繼承其兄射匱可汗之位,于是號葉護可汗。這年,葉護曾數次派使者到長安,秋七月,朝廷遣使至突厥,立為可汗。②齎(jī):帶著。③市馬:購買馬匹。④吉行:指皇帝巡行各地或舉行祭祀活動。⑤凶行:指出兵興師。⑥鸞輿:皇帝儀仗中的旗載于車上,大駕出而先行,稱為鸞輿。⑦光武:東漢光武帝劉秀。⑧魏文帝:即曹丕。⑨蘇則:字文師,扶風(今陝西乾縣西)人,在魏做侍中。
【譯文】貞觀十五年,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葉護可汗,使者還沒有回來,太宗又令人攜帶大量金帛到西域各國去買馬。魏徵勸諫說:“現在派遣的使者是以封立可汗為名義的,可汗尚未封立,就到各國去買馬。突厥人一定認為我們的目的是買馬,而不是專程去封立可汗。這樣,可汗雖然被封立了,他也不會對陛下感恩;立不成的話,就會產生很深的怨恨。西域各國聽說這件事,也會看不起中國。隻要能使西域各國安定,那麽各國的好馬用不著去買,就會自動送上門來。從前漢文帝時,有人獻千裏馬。文帝說:‘我巡幸時每天行進三十裏,打仗時每天行進五十裏,儀仗走在我的前面,副車跟在我的後面,我單獨騎一匹千裏馬,能走到哪裏去呢?’于是給了獻馬人一些路費,讓他回去了。漢光武帝時,有人獻千裏馬和寶劍,光武帝讓千裏馬拉裝載戰鼓的車,寶劍賜給手下的騎士。今天陛下的所作所為,遠遠超過夏禹、商湯和周文王武王,怎麽在這件事情上的見識,還不如漢文帝、漢光武帝呢?魏文帝曾打算買西域的大珍珠,蘇則勸諫說:‘如果陛下的恩惠遍布四海,這些東西不用追求,自然會到來。能買得到的東西,就不足珍貴了。’陛下縱使不仰慕漢文帝的崇高德行,難道也不畏懼蘇則的正直議論嗎?”于是,太宗立即下令停止買馬。
擇官第七
【原文】貞觀二年,太宗謂右僕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來命卿舉賢,未嘗有所推薦。天下事重,卿宜分朕憂勞,卿既不言,朕將安寄?”對曰:“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當時,不借才于異代。豈得待夢傅說①,逢呂尚②,然後為政乎?且何代無賢,但患遺而不知耳!”德彝慚赧③而退。
【注解】①傅說(yuè):商代賢相。相傳原是傅岩地方從事板築的奴隸。商王武丁夢中得一聖人叫傅說,乃派人尋訪,果得到傅說。傳說被任為大臣,治理朝政。②呂尚:本姓姜,名望,又稱姜子牙。其祖原居東方,與禹一起治水有功,封于呂,遂從其封姓。傳說,呂尚早年貧窮,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宰牛賣肉,雖有才華,然懷才不遇。後聽說文王求賢,遂到渭水支流釣魚,果為文王所賞識。民間常稱他為“姜太公”。③慚赧(nǎn):因羞愧而臉紅。
【譯文】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右僕射封德彝說:“天下太平的根本,在于得到合適的人才。近來我讓你向我推薦人才,卻不見你有所行動。天下的事情如此繁重,你應當為我分擔憂慮,你不向我推薦賢才,那我又能向誰詢問呢?”封德彝回答說:“下臣雖然不才,怎麽敢不盡心盡力呢?隻是現在我還沒有發現出類拔萃的俊傑。”唐太宗說:“過去聖明的君主很善于使用人才,從眾多的人才中選拔傑出者加以重用,不一味地依靠前朝的遺老遺少。哪裏像商代的國君武丁在夢中見到了他以後的丞相傅說,周文王佔卜找到了將要輔佐他的姜太公,然後才開始治理國家呢?況且哪一個朝代沒有賢才,恐怕是被遺漏不被發現罷了。”封德彝聽後,慚愧地退了下去。
【原文】貞觀十三年,太宗謂侍臣曰:“朕聞太平後必有大亂,大亂後必有太平。大亂之後,即是太平之運也。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賢才。公等既不知賢,朕又不可遍識①,日復一日,無得人之理。今欲令人自舉,于事何如?”魏徵對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為難,自知誠亦不易。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②,恐長澆競③之風,不可令其自舉④。”
【注解】①遍識:一一考察。②矜能伐善:以為自己有才能而忌恨別人。③澆競:輕浮地競爭。④自舉:自我舉薦。
【譯文】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對侍臣說:“我聽說,太平之後必然天下大亂,大亂之後,必然又復歸太平。大亂之後,即是太平之運。要想使國泰民安,隻有任用賢才。你們既然不知道賢才,我又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這樣下去是永遠得不到賢才的。現在我下令讓人才自我推薦,你們看怎麽樣呢?”魏徵回答說:“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了解別人很不容易,了解自己就更為艱難。並且愚昧無知的人,都自以為了不起,時常打擊比自己有才能的人。這樣恐怕會助長世人攀比競爭的不良風氣,我認為陛下不可這樣做。”
【原文】貞觀二十一年,太宗在翠微宮①,授司農卿②李緯戶部尚書③。房玄齡是時留守京城。會有自京師來者,太宗問曰:“玄齡聞李緯拜尚書,如何?”對曰:“但雲李緯大好髭須,更無他語。”由是改授洛州刺史。
【注解】①翠微宮:在長安縣,武德八年建,貞觀十年廢,貞觀二十一年復修。②司農卿:唐時掌倉儲等事的官職。③戶部尚書:戶部長官。
【譯文】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在翠微宮加授司農卿李緯為戶部尚書。房玄齡當時留守在京城任職。有個官員從京城來,唐太宗問他:“房玄齡聽說李緯出任尚書之後,有什麽意見呢?”那個官員回答:“隻聽到房玄齡說李緯喜歡留胡子,再沒有其他評語。”唐太宗聽後,改任李緯為洛州刺史。
【評析】
《擇官》篇在于進一步闡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思想和具體辦法。一是主管大臣要把擇官用人作為大事來處理。“公為僕射,當助朕憂勞,廣開耳目,求訪賢哲”,“讀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賢哉?”便體現了唐太宗這一指導思想,並敕尚書省,細碎事務皆付左右丞。一是要妥善辦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的選拔和管理。“朝廷必不可獨重內臣,外刺史、縣令,遂輕其選。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朕居深宮之中,視聽不能及遠,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輩實治亂所系,尤須得人”。一是要講求質量,務求稱職。“當須更並省官員,使得各當所任,則無為而治矣”。“亂世惟求其才,不顧其行。太平之時,必須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太宗與魏徵一致認為“何代無賢,但患遺而不知耳”。
封建第八
【原文】
中書舍人馬周又上疏曰:伏見詔書令宗室勛賢作鎮藩部,貽厥子孫,嗣守其政,非有大故,無或黜免。臣竊惟陛下封植之者,誠愛之重之,欲其緒裔承守,與國無疆。何則?以堯、舜之父,猶有朱、均①之子。況下此以還,而欲以父取兒,恐失之遠矣。倘有孩童嗣職,萬一驕逸,則兆庶被其殃,而國家受其敗。政欲絕之也,則子文之治猶在;政欲留之也,而欒黶之惡已彰。與其毒害于見存之百姓,則寧使割恩于已亡之一臣,明矣。然則向之所謂愛之者,乃適所以傷之也。臣謂宜賦以茅土,疇其戶邑,必有材行,隨器方授,則翰翮②非強,亦可以獲免尤累。昔漢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終全其世者,良由得其術也。願陛下深思其宜,使夫得奉大恩,而子孫終其福祿也。
太宗並嘉納其言。于是竟罷子弟及功臣世襲刺史。
【注解】①朱、均:指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都是不肖之子。②翰翮(hé):原指羽毛,這裏指德行、能力。
【譯文】中書舍人馬周又上疏說:
我見陛下下詔讓王公貴族和有功的大臣都做鎮藩統帥,並且可以傳位給子孫,使他們世襲刺史的職位,沒有大的變故,不被罷免。我認為陛下分封皇族,是愛護重視他們,讓他們的王位得到世襲,與大唐的政權一樣萬壽無疆。(但這樣很不妥,)為什麽呢?像堯、舜這樣聖明的君王,尚且有丹朱、商均這樣無能的兒子,更何況普通的君王呢?還要像對待他們的父輩那樣對待他們,恐怕會造成很大的失誤。如果後輩繼承父業,萬一驕奢放縱,那麽不僅百姓遭殃,也會連累國家。如果取消他的封國,而其先祖的功業還在;如果保留他的封國,而他本人已經罪惡昭彰。與其像這樣危害百姓,還不如割愛一個已故的功臣,這才是明智的做法。如此一來,過去的所謂愛重,恰恰成了傷害。所以,我認為應該對宗親和功臣隻分封土地、犒賞封邑就足夠了;確實有才能的,就根據其特長授予官職,那麽就算其能力不強也可以免除過失。過去漢光武帝不讓功臣擔任官職,所以忠臣得以保全名節性命,實在是因為方法得當。望陛下深思,使宗親和功臣能夠蒙受大恩,同時使其後代也能終生享受福祿。
太宗皇帝非常贊許並接納了這些意見,于是下令廢除了子弟及功臣世襲刺史的製度。
【評析】
分封製與郡縣製,對于鞏固中央政權各有利弊,歷代爭論不休。自秦朝之後,歷代都以郡縣製為主。貞觀元年,太宗推行世襲刺史製,此後群臣多次爭論,反對者日漸增多,太宗終于在貞觀十三年廢止了分封政策。
子諸王定分第九
【原文】貞觀十三年,諫議大夫褚遂良以每日特給魏王泰府料物,有逾①于皇太子,上疏諫曰:“昔聖人製禮,尊嫡卑庶②。謂之儲君③,道亞霄極,甚為崇重,用物不計,泉貨財帛,與王者共之。庶子體卑,不得為例,所以塞嫌疑之漸,除禍亂之源。而先王必本于人情,然後製法,知有國家,必有嫡庶。然庶子雖愛,不得超越嫡子,正體特須尊崇。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徒承機而動,私恩害公,惑志亂國。伏惟陛下功超萬古,道冠百王,發施號令,為世作法。一日萬機,或未盡美,臣職諫諍,無容靜默。伏見儲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見聞,不以為是。《傳》曰:‘臣聞愛子教以義方。’忠、孝、恭、儉,義方之謂。昔漢竇太後④及景帝並不識義方之理,遂驕恣梁孝王⑤,封四十餘城,苑方三百裏,大營宮室。復道彌望,積財鏹巨萬計,出警入蹕⑥,小不得意,發病而死。宣帝亦驕恣淮陽王⑦,幾至于敗,賴其輔以退讓之臣,僅乃獲免。且魏王既新出,伏願恆存禮訓,妙擇師傅,示其成敗。既敦之以節儉,又勸之以文學。惟忠惟孝,因而獎之道德齊禮,乃為良器。此所謂聖人之教,不肅而成者也。”太宗深納其言。
【注解】①逾:超過。②尊嫡卑庶:嫡,宗法社會中稱正妻為嫡,正妻所生之子女叫嫡生。後引申為正宗的意思。與嫡相對的是庶,即妾。妾所生子女為庶子。尊嫡卑庶意思是尊重正宗,不重旁支。③儲君:即皇太子。④竇太後:漢文帝之後。⑤梁孝王:漢文帝與竇太後所生,名武,謚曰孝。⑥出警入蹕(bì):帝王出稱警,入稱蹕。出警入蹕泛指帝王的車駕護衛。⑦淮陽王:名欽,漢宣帝的庶子。
【譯文】貞觀十三年,諫議大夫褚遂良因為每天供給魏王府的東西遠遠超過了太子,于是向唐太宗進諫說:“古代聖人製定的禮義,是尊重嫡子,不重旁支的。作為太子,地位極其尊貴,日用的東西與錢財貨物不加限製,跟君主沒有什麽兩樣。庶子地位低下,不得與太子一樣享受同樣多的俸祿,這也是用來防止嫌疑,以便根除禍亂的根源。可是古代的聖王以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為基礎,然後才製定國家法律。他們知道有國家,必然有親疏貴賤,雖然一般人的子女也值得疼愛,但不得超過尊貴的太子,這種法體必須尊崇。如果不能確立各人的名分,就會造成應當親近的人卻被疏遠,應當尊敬的人卻被冷落的局面。這樣,諂媚取巧之徒就會乘機興風作浪,以個人恩怨危害國家,捕風捉影。臣希望陛下為國家製定明確的法令,頒布執行,讓您的功勛流傳千代,成為後世帝王的楷模。陛下日理萬機,或許還有些事情做得不夠完美。我的職責是指正您的過失,不容許有沉默不言的時候。我發覺供奉給太子的東西比魏王還少,朝廷上下聽說了這件事後,都覺得做得不妥。《左傳》上說:“我聽說愛孩子要用禮義來教導他。‘忠、孝、恭、儉’,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過去漢代竇太後和漢景帝不知道‘義’中所蘊涵的道理,于是嬌寵梁孝王,封給他四十餘座城池,封地達到方圓三百餘裏。梁孝王驕縱奢侈,大肆修建宮室,他的宮室四處可見,所費錢財更是數以萬計,他出入都城威風凜凜,不可一世;誰知他遇上不得意的事情,竟然發病而死。宣帝也嬌慣淮陽王,差點造成漢的敗落,最後仰賴退讓之臣的輔佐,才獲得幸免。何況魏王年齡還小,涉世未深,我希望皇上經常用禮義加以訓導,選擇良師教他興亡成敗的道理,既接受禮義方面的教導,又接受文學方面的熏陶。這樣既通過忠孝進行教育,又用道德禮義加以約束,必然能使他成為有用的人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聖人的教化方法。”太宗聽了他的話,十分贊許。
敬師傅第十
【原文】貞觀十七年,太宗謂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曰:“三師以德道人者也。若師體卑,太子無所取則。”于是詔令撰太子接三師儀註①。太子出殿門迎,先拜三師,三師答拜,每門讓三師。三師坐,太子乃坐。與三師書,前名惶恐②,後名惶恐再拜。
【注解】①儀註:禮儀製度。②惶恐:意為恐懼不安,是一種謙詞。
【譯文】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對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說:“三師是以德行來教導太子的人。如果三師的身份卑下,太子就沒有學習的榜樣。”于是下詔,讓人編撰太子接待三師的禮儀製度,太子要走出殿門迎接師父,先禮拜三師,然後三師答拜,每當過門時要讓三師在前。三師坐下後,太子才能坐。寫給三師的書信,前邊稱“惶恐”,後邊再寫上“惶恐再拜”。
【評析】
太子與諸王地位高貴,盡享榮華,教育不當便會驕奢淫逸,自取滅亡。太宗十分重視對太子與諸王的教育,任用正直忠信的大臣,擔任太子與諸王的師傅,並要求他們像尊敬自己一樣尊敬師傅,太宗希望子弟們能謹慎自持,永葆富貴。
誡太子諸王第十一
【原文】貞觀七年,太宗謂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杜正倫曰:“卿等輔導太子,常須為說百姓間利害事。朕年十八,猶在民間,百姓艱難,無不諳練①。及居帝位,每商量處置,或時有乖疏②,得人諫諍,方始覺悟。若無忠諫者為說,何由行得好事?況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都不聞見乎!且人主安危所系,不可輒為驕縱。但出敕雲,有諫者即斬,必知天下士庶無敢更發直言。故克己勵精③,容納諫諍,卿等常須以此意共其談說。每見有不是事,宜極言切諫,令有所裨益也。”
【注解】①諳練:熟練,熟悉。②乖疏:違背禮義,出現疏漏。③克己勵精:克製私欲,勵精圖治。
【譯文】貞觀七年,唐太宗對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杜正倫說:“你們輔導太子,平常應該為他講述百姓生活在民間的種種艱苦。我十八歲時還在民間,對百姓的艱難困苦非常清楚。登上帝位後,每逢商議事情如何處理的時候,有時還會出現疏漏,由于得到他人的諫諍,才有所醒悟。如果沒有忠心的人對我直言進諫,我如何能做到為百姓辦好事呢?何況太子長期生長在深宮之中,看不見、聽不到百姓的艱難困苦。而且君主是關系到天下安危的人,更不能動輒就驕奢放縱。隻要發個敕命,治罪大膽諫諍的人,那麽天下官員百姓肯定沒有人敢直言了。所以要克製私欲,勵精圖治,容納別人的忠言直諫。你們應該經常把這些道理講給太子聽,每當看到他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應該勇敢直諫,使他能有所獲益。”
【評析】自古以來,國君王侯能保全自己的,為數不多。他們自幼富貴,不知民間疾苦,貪圖享受,以致違法亂紀,自取滅亡。太宗對于子弟嚴加教誡,力圖使他們謹慎修身,自守分際。
諫太子第十二
【原文】貞觀中,太子承乾數虧禮度,侈縱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撰《諫苑》二十卷諷之。是時太子右庶子孔穎達①每犯顏進諫。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謂穎達曰:“太子長成,何宜屢得面折?”對曰:“蒙國厚恩,死無所恨。”諫諍愈切。承乾令撰《孝經義疏》,穎達又因文見意,愈廣規諫之道。太宗並嘉納之,二人各賜帛五百匹,黃金一斤。
【注解】①孔穎達(574 — 648):唐經學家。字仲遠,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生于北朝,少時聰明。隋大業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到唐代,歷任國子博士、國子司業、國子祭酒諸職。曾奉唐太宗之命,主編《五經正義》,唐代用其書作為科舉取士的標準。
【譯文】貞觀年間,太子承乾屢次違反禮儀法度,一天比一天奢侈放縱。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撰寫了《諫苑》共二十卷對他進行勸諫。當時太子右庶子孔穎達經常冒犯威嚴進行諫諍。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對孔穎達說:“太子已長大成人,怎好屢次當面指責他?”孔穎達回答:“我蒙受國家的厚恩,即使死也無怨恨。”于是諫諍得更加激切。承乾命孔穎達撰寫《孝經義疏》,孔穎達又通過經文表達自己的意見,獲得了更多的勸諫機會。太宗對兩人的做法都很稱賞,賞賜這兩位大臣帛各五百匹,黃金各一斤。
【原文】十五年,承乾以務農之時,召駕士等役①,不許分番②,人懷怨苦。又私引突厥群豎入宮。志寧上書諫曰:
臣聞上天蓋高,日月光其德;明君至聖,輔佐贊其功。是以周誦升儲,見匡毛、畢③;漢盈居震,取資黃、綺④姬旦抗法于伯禽,賈生陳事于文帝,鹹殷勤于端士,皆懇切于正人。歷代賢君,莫不丁寧于太子者,良以地膺上嗣,位處儲君。善則率土沾其恩,惡則海內罹其禍。近聞僕寺、司馭、駕士、獸醫,始自春初,迄茲夏晚,常居內役,不放分番。或家有尊親。闕于溫清;或室有幼弱,絕于撫養。春既廢其耕墾,夏又妨其播殖。事乖存育,恐致怨嗟。倘聞天聽,後悔何及?又突厥達哥支等,鹹是人面獸心,豈得以禮義期,不可以仁信待。心則未識于忠孝,言則莫辯其是非,近之有損于英聲,昵之無益于盛德。引之入,人皆驚駭,豈臣庸識,獨用不安?殿下必須上副至尊聖情,下允黎元本望,不可輕微惡而不避,無容略小善而不為。理敦杜漸之方,須有防萌之術。屏退不肖,狎近賢良。如此,則善道日隆,德音自遠。
承乾大怒,遣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就舍殺之。是時丁母憂,起復為詹事。二人潛入其第,見志寧寢處苫廬,竟不忍而止。及承乾敗,太宗知其事,深勉勞之。
【注解】①役:抬轎駕車的力夫。②分番:輪流換班。③毛、畢:毛,毛叔。畢,鄭畢公。④黃、綺:黃,夏黃公。綺,綺裏季。
【譯文】貞觀十五年,李承乾在百姓農忙之時,攤派雜役,不許他們輪流換班,臣民無不心懷怨恨,苦不堪言,後來他私自將突厥童僕帶入宮中,于是于志寧上書進諫:
我聽說蒼天高遠,日月顯耀它的德行;君王聖明,臣下匡扶他的功業。所以周朝姬誦升為太子,有毛叔、鄭畢公的鼎力輔佐;西漢的劉盈位居太子,得到夏黃公、綺裏季等四位賢士的幫助。周成王有過失,丞相周公旦就鞭打自己的兒子伯禽,以告誡成王;漢代賈誼多次上書文帝談論國家大事,他們都是品德高尚的賢臣,真誠正直的人。歷代的君王無不再三叮囑太子,因為太子身為王儲,將要擔當繼承帝業的大任。太子良善,那麽老百姓都會感謝他的恩德;太子作惡,那麽就會殃及萬民。現在,我聽說僕寺、司馭、駕士、獸醫等人,從初春到夏末,長期居住在宮內服役,不讓他們輪番值勤。他們中有的人家中雙親尚在,但是卻因此得不到應有的侍奉;有的人家中有幼小的兒女,也因此得不到父親的照顧撫育。這樣做既荒廢了他們的春耕,又妨礙了他們的夏種。這樣做與撫養百姓之道相違背,久而久之恐怕遭到怨言。如果民怨傳到聖上耳中,隻怕您悔之晚矣。另外,突厥達哥支等人,都是人面獸心,怎麽能夠用仁義誠信來期望和對待他們?他們的本心不知忠孝,言行不辨是非,接近他們會敗壞您的英名,寵信他們也對增加您的盛德毫無益處。現在把他們帶入宮中,沒有人不驚恐萬分,豈止是我一個人的見識平庸,獨自憂慮。殿下做事應該符合至尊的身份,與黎民百姓的願望相符,勿以小惡而為之,勿以小善而不為。您理應遵守防微杜漸之道。斥退小人,任用忠良。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麽美德就能日見昌盛,美名也會自然遠揚。
李承乾看後大怒,派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到于志寧家刺殺他。當時于志寧正在為母守喪,期限未到又被任命為太子詹事。兩個刺客偷偷潛入于府,看見他睡著草苫、枕著土塊為亡親服喪,最終不忍心下手。
等到後來李承乾劣跡敗露,唐太宗得知于志寧的事跡,勉勵慰勞了他。
【評析】太宗選擇賢臣作為太子李承乾的師傅。李百葯、孔穎達等大臣,忠于職守,屢屢直言規勸太子,可惜不被太子所採納。在文治、納諫、用人等方面,太子都不符合太宗的期望,因此漸被疏遠,最終釀成政變陰謀,被廢黜致死。
仁義第十三
【原文】
貞觀四年,房玄齡奏言:“今閱武庫甲仗,勝隋日遠矣。”太宗曰:“飭兵備寇雖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務盡忠貞,使百姓安樂,便是朕之甲仗。隋煬帝豈為甲仗不足,以至滅亡?正由仁義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宜識此心。”
【譯文】貞觀四年,房玄齡上奏說:“最近,我檢查武器庫裏的鎧甲兵器,發現已遠遠超過隋朝了。”唐太宗說:“整修兵器防御寇亂,雖然是緊要的事情,但我要求你們把心思用于治國之道,各自務必竭盡忠貞,使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我真正要的鎧甲兵器。隋煬帝難道是因為鎧甲兵器不足,才遭到滅亡的嗎?正是由于他不修仁義,群臣才會怨恨叛離他。你們應該理解我的想法啊!”
【原文】貞觀十三年,太宗謂侍臣曰:“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遊,仁義積則物自歸之。人皆知畏避災害,不知行仁義則災害不生。夫仁義之道,當思之在心,常令相繼,若斯須懈怠,去之已遠。猶如飲食資身,恆令腹飽,乃可存其性命。”王珪頓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譯文】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樹林廣袤就有飛鳥棲息,水域深廣就有魚兒遊弋,多施仁義百姓自然會歸順。人們都知道恐懼而躲避災害,卻不知施行仁義,災害就不會產生。仁義之道,一刻也不能忘記,我們要不斷地將仁義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會遠離仁義之道。這就好比用飲食來滋養身體,要讓肚子經常吃飽,就能夠維持生命。”王珪叩頭說:“陛下能知道這些道理,真是天下的大幸啊!”
【評析】苛政猛于虎,仁政是士大夫傳統的政治理想。太宗認為,用仁義治國,國家就會氣運長久。他甚至認為,廣修仁義,則災害不生。本篇緊緊圍繞李唐王朝長治久安這個中心展開,論述了唐太宗對廣修仁義的一些基本觀點:“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遊,仁義積則物自歸之”,甚至認為“行仁義則災害不生”。
忠義第十四
【原文】馮立,武德中為東宮率①,甚被隱太子親遇②。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于是率兵犯玄武門,苦戰,殺屯營將軍敬君弘,謂其徒曰:“微以報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③。俄而來請罪,太宗數之曰:“汝昨者出兵來戰,大殺傷吾兵,將何以逃死?”立飲泣而對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當戰之日,無所顧憚④。”因歔欷悲不自勝,太宗慰勉之,授左屯衛中郎將。立謂所親曰:“逢莫大之恩幸而獲免,終當以死奉答。”未幾,突厥至便橋,率數百騎與虜戰于鹹陽,殺獲甚眾,所向皆披靡,太宗聞而嘉嘆之。時有齊王元吉府左車騎謝叔方率府兵與立合軍拒戰,及殺敬君弘、中郎將呂衡,王師不振,秦府護軍尉尉遲敬德乃持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馬號泣,拜辭而遁。明日出首,太宗曰:“義士也。”命釋之,授右翊衛郎將。
【注解】①東宮率:唐製,在東宮掌兵仗宿衛的官職。②親遇:親近敬重。③遁于野:逃往鄉野。④顧憚:顧忌害怕。
【譯文】馮立,唐武德年間東宮統帥,深受太子李建成的厚待,太子死後,他以前的隨從有很多都逃走了,馮立感嘆道:哪有在太子活著的時候受他的恩惠,太子死了各自逃走避難的道理?于是率兵在玄武門與秦王李世民的軍隊苦戰,殺死屯營將軍敬君弘,然後對手下隨從說:“隻有以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來報答太子了。”然後解散軍隊躲藏起來,第二天,馮立面見太宗李世民請罪,太宗對他說:“你昨天帶兵來和我的軍隊戰鬥,使我的軍隊受到嚴重的損失,你如何能夠逃過這項死罪?”馮立哭著回答:“我馮立生來侍奉太子,希望能夠為他賣命,所以當時戰鬥的時候,我沒有顧忌太多。”說完悲痛不已,太宗好言安慰他,並封他為左屯衛中郎將,馮立對他的親信說:“遇到這樣大的罪過卻免于一死,我一定要以死報答聖上。”不多久,突厥攻打便橋,馮立率一百餘名騎兵與突厥兵大戰于鹹陽,殺死突厥兵許多人,所到之處無人能敵,太宗聽說後大加贊嘆。當時,齊王李元吉府上左車騎謝叔方率府兵與馮立一同作戰,等敬君弘、中郎將呂衡被殺,士氣低沉,秦王府護軍軍尉尉遲恭殺死李元吉並拿著李元吉的人頭讓謝叔方看,謝叔方下馬大哭,離開了軍隊逃走了,第二天便自首了,太宗說:“謝叔方真是仁義。”命令左右釋放謝叔方,並封他為右翊衛郎將。
【原文】貞觀二年,將葬故息隱王建成、海陵王元吉,尚書右丞魏徵與黃門侍郎王珪請預陪送①。上表曰:“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東宮,出入龍樓,垂將一紀。前宮結釁宗社,得罪人神,臣等不能死亡,甘從夷戮②,負其罪戾③,置錄周行④,徒竭生涯,將何上報?陛下德光四海,道冠前王,陟岡有感⑤,追懷棠棣,明社稷之大義,申骨肉之深恩,卜葬二王,遠期有日。臣等永惟疇昔⑥,忝曰舊臣⑦,喪君有君,雖展事君之禮;宿草將列,未申送往之哀。瞻望九原,義深凡百,望于葬日,送至墓所。”太宗義而許之,于是宮府舊僚吏,盡令送葬。
【注解】①陪送:陪靈送葬的意思。②夷戮:被殺死。③罪戾(lì):罪過。④周行(hánɡ):這裏指仕宦的行列。⑤陟岡有感:意謂思念兄弟。《詩經·陟帖》:“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⑥疇(chóu)昔:往昔。⑦忝(tiǎn)曰舊臣:有愧于稱為舊臣。
【譯文】貞觀二年,唐太宗將要埋葬息隱王建成、海陵王元吉,尚書右丞魏徵與黃門侍郎王珪請求陪靈送葬。並向太宗上表說:“我等受命于太上皇,在東宮做事,出入東宮將近十二年。隱太子與皇室中的一些人勾結叛亂,得罪了百姓和神靈,我們都甘願受罰受死,擔負罪過,但卻沒有如願。陛下既往不咎,反而賜予官職,臣等怎樣報答呢?陛下德義廣播,道義超過歷代國君,想著過去之情,能夠明曉國家大義,展示骨肉間的深情,重新安葬二王。現在離安葬的日子不遠了,我們是二王舊臣,舊君死後又侍奉新君,已施行了侍奉新君的禮節,而舊君的墳上長滿了野草,萬事盡畢,可是我們還沒表達送葬的哀思。瞻望墓地,希望在安葬的當天,我們能送二王的靈柩到墓地。”太宗感于魏徵等人的情義,允許了他們。于是太宗下令,凡是二王宮中的官吏都去送葬。
【原文】貞觀八年,太宗將發諸道①黜陟使②,畿內道③未有其人,太宗親定,問于房玄齡等曰:“此道事最重,誰可充使?”右僕射李靖曰:“畿內事大,非魏徵莫可。”太宗作色曰:“朕今欲向九成宮,亦非小,寧可遣魏徵出使?朕每行不欲與其相離者,適為其見朕是非得失。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輒有所言,大非道理④。”乃即令李靖充使。
【注解】①諸道:唐分天下為十道:一曰關內,二曰河南,三曰河東,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隴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劍南,十曰嶺南。②黜陟使:皇帝特派到各道去考察官吏好壞,給予升降的大員。③畿(jī)內道:唐建都的地方,即關內道。④大非道理:太沒有道理。
【譯文】貞觀八年,太宗準備派遣各道黜陟使,唯獨關內道這個地方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太宗決定親自確定這方面的人選,太宗問房玄齡:“這個地方的事務最為重要,誰可以擔當這個重任。”右僕射李靖說:“關內道的事務重大,隻有魏徵才行。”太宗嚴肅地說:“我要到九成宮,這也不是小事,怎麽可以派遣魏徵出使?我每次出行都不想與其分開,實在是為了讓他觀察我的是非得失。你們能夠匡正我的錯誤嗎?為什麽說出這樣的話來,太沒有道理了。”于是命令李靖擔任關內道黜陟使。
【原文】貞觀十一年,太宗謂侍臣曰:“狄人殺衛懿公,盡食其肉,獨留其肝。懿公之臣弘演呼天大哭,自出其肝,而內懿公之肝于其腹中。今覓此人,恐不可得。”特進魏徵對曰:“昔豫讓為智伯①報仇,欲刺趙襄子②,襄子執而獲之,謂之曰:‘子昔事範、中行氏③乎?智伯盡滅之,子乃委質智伯,不為報仇;今即為智伯報仇,何也?’讓答曰:‘臣昔事範、中行,範、中行以眾人遇我,我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④遇我,我以國士報之。’在君禮之而已。亦何謂無人焉?”
【注解】①智伯:名瑤,號襄子,晉智宣子之後,為韓、趙、魏所滅。文中提到的豫讓是智伯之臣。②趙襄子:名無恤,晉趙簡子之後。③範、中行氏:春秋之世,晉有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魏氏、趙氏,稱為六卿。春秋末年,六卿日強,各據採地,互相攻伐。④國士:舊稱一國傑出的人物。
【譯文】貞觀十一年,太宗對侍臣們說:“夷狄殺掉衛懿公,吃掉他身上所有的肉,隻留下他的心肝。懿公的臣子弘演呼天搶地的大哭,用刀取出自己的心肝,而把懿公的心肝藏在自己的腹中,今天要找到這類人,恐怕不容易了。”特進魏徵回答說:“古代豫讓為智伯報仇,想刺殺趙襄子,襄子抓獲了他,對他說:‘你曾經在範氏、中行氏的名下做臣子,可是智伯把他們全殺光了,你于是投身智伯,你不為你的主人報仇;現在卻要為智伯報仇,這是為什麽呢?’豫讓回答說:‘我輔佐範氏和中行氏時,他們像對待普通人那樣對待我,所以我用普通人報答人的方法報答他。智伯用對待賢士的禮節對待我,當然我也要以賢士的方式報答他。’這一切都取決于國君對臣子的態度,怎麽能說沒有這種人呢?”
【原文】貞觀十五年,詔曰:“朕聽朝之暇,觀前史,每覽前賢佐時,忠臣徇國,何嘗不想見其人,廢書欽嘆!至于近代以來,年歲非遠,然其胤緒①,或當見存,縱未能顯加旌表②,無容棄之遐裔③。其周、隋二代名臣及忠節子孫,有貞觀已來犯罪配流者,宜令所司具錄奏聞。”于是多從矜宥④。
【注解】①胤緒:後代,後嗣。②旌表:舊時對所謂忠孝節義之人,用立牌坊、賜匾額等方式加以表彰叫做“旌表”。③遐裔:僻遠之地。④矜宥(yòu):憐憫寬宥。
【譯文】貞觀十五年,唐太宗下詔說:“我處理朝政的空閒時間,閱讀前朝史書,每看到古代的賢臣輔助國家,忠義的臣子以死為國效命,我真恨不得與他們相見,然而隻能掩卷嘆息!近代以來,時間距離現在還不算久遠,我們還可以找到忠臣烈士的子孫加以表彰,就不要有所遺棄。周、隋兩代名臣和以忠盡節的臣子的後代,在貞觀以後犯了罪被流放發配的,命令負責管轄他們的人把情況整理好報上來。”于是對這些人從輕發落,並予以撫慰。
【評析】本篇與下篇《孝友》是作為對臣下百姓提出的兩條最重要的傳統道德要求。在本篇中,唐太宗立意要表彰宣傳一切對君王愚忠的言行。如馮立之對于隱太子、姚思廉之對于隋代王,都被認為是值得嘉許的。就連唐太宗貞觀十九年久攻遼東安市城不下,也要裝腔作勢地“嘉安市城主堅守臣節,賜絹三百匹,以勸勵事君者”。同時還一再下令表彰歷代那些“固守忠義,克終臣節”的官吏及其子孫,以此鼓勵當代和後世一切臣民誓死效忠君王。當然,封建君臣在對忠義含義的理解上還是有出入的,如唐太宗十分欣賞春秋戰國時衛懿公的臣子弘演,此人竟忠義到“自出其肝,而內懿公之肝于其腹中”的程度。他感慨地說:“今覓此人,恐不可得。”而魏徵則認為忠義應是君臣雙方面的事,他以當年豫讓之語對之:“臣昔事範中行,範中行以眾人遇我,我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遇我,我以國士報之。”所以“在君禮之而已,亦何謂無人焉”。這是魏徵替唐太宗設計的培育忠臣的出路。
孝友第十五
【原文】
霍王元軌①,武德中,初封為吳王。貞觀七年,為壽州刺史,屬高祖崩,去職,毀瘠過禮。自後常衣布服,示有終身之戚。太宗嘗問侍臣曰:“朕子弟孰賢?”侍中魏徵對曰:“臣愚暗,不盡知其能,惟吳王數與臣言,臣未嘗不自失。”太宗曰:“卿以為前代誰比?”徵曰:“經學文雅,亦漢之間、平②,至如孝行,乃古之曾、閔③也。”由是寵遇彌厚,因令妻徵女焉。
【注解】①元軌:唐高祖第十四子。好讀書,多才藝。②間、平:漢河間獻王劉德、東平獻王劉蒼。③曾、閔:指孔子弟子曾參和閔子騫。
【譯文】霍王李元軌,在武德年間,被封為吳王。貞觀七年,任壽州刺史,唐高祖死後,他放棄了官職,並且常常穿粗布衣服,以此表示對高祖的悲戚和懷念。唐太宗曾經問侍臣:“皇族中,誰最賢德?”魏徵回答說:“我愚鈍,不能完全了解他們。我和許多皇叔交談過,隻有吳王和我談的那幾次話,讓我感到汗顏。”唐太宗說:“你可以把他比做前代的哪位賢人呢?”魏徵說:“論經通禮儀,博學文雅,他相當于漢代河間獻王德,東平獻王蒼。若論孝道,他可與古代的曾參、閔子騫相媲美。”從此,唐太宗對霍王更加寵愛信任,並把魏徵的女兒嫁給了他。
【原文】貞觀中,有突厥史行昌直玄武門,食而舍肉,人問其故,曰:“歸以奉母。”太宗聞而嘆曰:“仁孝之性,豈隔華夷?”賜尚乘馬一匹,詔令給其母肉料。
【譯文】貞觀年間,有個突厥人史行昌在玄武門做看守,吃飯時留下肉不吃,別人問他什麽原因,他說:“帶回家去奉獻給母親。”唐太宗聽到這事後感嘆地說:“仁孝之本性,哪分漢人和夷人呢?”于是賜他一匹皇上養的馬,還下令為他母親送去肉食。
【評析】忠、孝歷來被古人視為道德標準的最高境界。唐太宗大肆嘉獎房玄齡、虞世南、韓王元嘉、霍王元軌等人的忠孝仁義,以此倡導封建倫理道德,維護封建秩序,鞏固封建統治。
公平第十六
【原文】長樂公主①,文德皇後所生也。貞觀六年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于長公主。魏徵奏言:“昔漢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豈得同于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陽王。’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雖有殊,義無等別。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公主,理恐不可。實願陛下思之。”太宗稱善。乃以其言告後,後嘆曰:“嘗聞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以義製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妾與陛下結發為夫妻,曲蒙禮敬,情義深重,每將有言,必俟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故韓非謂之說難,東方朔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有國有家者深所要急,納之則世治,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因請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詣徵宅以賜之。
【注解】①長樂公主:太宗第五女,封長樂郡。
【譯文】長樂公主是太宗文德皇後所生。貞觀六年將要出嫁,太宗敕令有司陪送的財禮,比當年高祖之女永嘉長公主出嫁時高出一倍。魏徵上奏說:“以前東漢明帝準備封賞他的兒子,說道:‘我的兒子怎麽能跟先帝的兒子得到同樣多的封賞呢?參照先帝之子楚王、淮陽王的一半去封賞吧。’以前的史家以此作為美談。現在皇帝的姊妹稱為長公主,女兒稱為公主,既然在前面多了一個長字,那麽就說明要比公主的身份尊貴,雖然在感情上不盡相同,可是道理卻是一樣的,沒有什麽差別。如果公主的禮節逾越了長公主,道理上恐怕是不妥的,希望您能夠三思。”太宗十分贊同。于是將這些話告訴了皇後,皇後聽完贊嘆道:“曾經聽說您對魏徵十分敬重,可是對于其中的緣故知之甚少,現在聽到他進諫的這番話,可見他能夠用道義來抑製帝王的私欲,真是國家社稷忠臣啊!我和您結發做了夫妻,承蒙您的敬重禮待,情深意重,每當有話要說的時候,也要察言觀色,尚且不敢輕易觸怒您的威嚴,何況作為臣下,和陛下情誼疏遠、禮儀相隔呢?因此韓非子將此稱為‘說難’,東方朔將其稱為‘不易’,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對于擁有家國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能採納這些忠言,國家就能長治久安,如果杜絕這些忠言,政局就會混亂不堪,我希望您能夠仔細體會其中的含義,那就是天下的大幸了。”于是,長孫皇後請求太宗派遣中使帶五百匹錦帛送到魏徵家中賞賜他。
【原文】刑部尚書張亮坐謀反下獄,詔令百官議之,多言亮當誅,惟殿中少監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無罪。太宗既盛怒,竟殺之。俄而刑部侍郎有闕,令宰相妙擇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議張亮雲‘反形未具’,可謂公平矣。當時雖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
【譯文】刑部尚書張亮因謀反罪被關進監獄,唐太宗下詔,命令百官商議懲處他的辦法,許多人都說張亮應該殺頭,隻有殿中少監李道裕上奏說張亮謀反的證據不足,應赦免其無罪。但唐太宗當時正處在盛怒之下,竟把張亮給殺掉了。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叫宰相精心選擇稱職的人,可宰相多次上奏推薦人才,唐太宗都沒有同意。太宗說:“其實,我已找到合適的人了,先前李道裕在擬議處置張亮的辦法時,說‘他謀反證據不足’,可見此人很公平。我當時沒有採用他的意見,至今仍追悔莫及。”于是就任命李道裕為刑部侍郎。
【評析】君王處理政事,貴在客觀公正。處事不公正,奸邪之人就會有機可乘,正直之人難免蒙受冤屈;處事公正,人心歸順統一,久而久之,社會風氣就會煥然一新。太宗秉公無私,主持公正,不優先照顧自己的舊部下與親眷,減少公主的嫁妝,表現出不徇私情的平允作風。
誠信第十七
【原文】太宗嘗謂長孫無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書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須威權獨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懾服四夷。惟有魏徵勸朕‘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朕從此語,天下大寧,絕域君長,皆來朝貢,九夷①重譯,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徵之力也。朕任用豈不得人?”徵拜謝曰:“陛下聖德自天,留心政術。實以庸短,承受不暇,豈有益于聖明?”
【注解】①九夷:各個少數民族。
【譯文】唐太宗對長孫無忌等大臣說:“我剛剛即位的時候,有許多人上書建議,他們有的要我獨攬大權,不要重用臣下;有的要我加強兵力,以使四方少數民族威懾臣服。隻有魏徵勸我‘減少武功,提倡文治,廣施道德仁義,他說隻要中原安定了,遠方異族自然會臣服’。我聽從了他的建議,終于使天下贏得了太平,邊遠地區異族的首領都前來朝貢,各個少數民族派人前來源源不斷。這一切都是魏徵的功勞。我難道不是用人有道嗎?”魏徵拜謝說:“這是因為陛下聖德,用心政務所致,我才疏學淺,承受聖意尚且力不從心,怎麽會對您有這麽大的幫助呢?”
【原文】貞觀十七年,太宗謂侍臣曰:“《傳》稱‘去食存信’,孔子曰:‘民無信不立。’昔項羽既入鹹陽,已製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房玄齡對曰:“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廢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紂狎侮五常,武王奪之;項氏以無信為漢高祖所奪,誠如聖旨。”
【譯文】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論語》上說:‘寧可不要糧食也要保持百姓對國家的信任’,孔子說:‘百姓不信任國家,便不能立國。’從前,楚霸王項羽攻入鹹陽,已經控製了天下,如果他能夠努力推行仁政,那麽誰能和他爭奪天下呢?”房玄齡回答說:“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廢棄任何一項都不行,如果能夠認真推行這五常,對國家是大有益處的。殷紂王違反五常,被周武王滅掉,項羽因為無信,被漢高祖奪了天下。陛下之言極是。”
【評析】君臣之間如果互相猜忌,就難以齊心協力處理國家大事。太宗待人以誠,任人不疑,魏徵將誠信視為處理國家政務的大綱。這也是貞觀君臣能成就“貞觀盛世”的重要原因。
儉約第十八
【原文】貞觀二年,公卿奏曰:“依《禮記》,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①方始,宮中卑濕②,請營一閣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氣疾,豈宜下濕?若遂來請,糜費③良多。昔漢文將起露台,而惜十家之產,朕德不逮于漢帝,而所費過之,豈為人父母之道也?”固請至于再三,竟不許。
【注解】①秋霖:即秋雨。②卑濕:潮濕。③糜費:耗費過度。
【譯文】貞觀二年,公卿上奏說:“依《禮》中所講的,六月夏日,可以居住在涼台,但是現在夏天暑氣沒有退卻,秋天涼氣剛剛開始,皇宮中非常潮濕,所以請求修建一座暖閣讓您居住。”太宗說:“朕有哮喘病,難道就不怕潮濕?但如果修建的話,會浪費許多人力物力。以前漢文想修建露台,因為憐惜十戶百姓家產(而放棄這個想法),朕功德不及漢文帝,而比他還要奢侈浪費,難道是為人父母的道理嗎?”所以再三上書,太宗就是不允許。
【原文】貞觀十六年,太宗謂侍臣曰:“朕近讀《劉聰①傳》,聰將為劉後起鳳儀殿,廷尉②陳元達③切諫,聰大怒,命斬之。劉後手疏啓請,辭情甚切,聰怒乃解,而甚愧之。人之讀書,欲廣聞見以自益耳,朕見此事,可以為深誡。比者欲造一殿,仍構重閣,今于藍田④採木,並已備具,遠想聰事,斯作遂止。”
【注解】①劉聰(?— 318):十六國時期漢國國君。310至318年在位。匈奴族,一名載,字玄明,劉淵之子。河瑞二年(310)劉淵死後,殺兄奪位。在位時窮兵黷武,廣建宮殿,浪費民力,沉湎酒色,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②廷尉:獄官。③陳元達:字長宏,本姓高,因生月妨父,改姓陳。劉聰時官至御史大夫。④藍田:縣名。在陝西省渭河平原南緣,秦嶺北麓,渭河支流灞河上遊。
【譯文】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我近來讀《劉聰傳》,書中說劉聰準備給他的劉皇後建造華麗的宮殿,廷尉陳元達對此痛切地陳詞,竭力勸諫劉聰不要這樣做,劉聰聽後大怒,命令把陳元達斬首。後來,劉皇後親手寫了奏疏替陳元達求情,在文辭和道理上都很懇切,劉聰的怒氣這才平息下來,而且內心感到很慚愧。人們讀書,都是要成長見識,使自己獲得好處,我看這件事,可以作為借鏡。近來我想建設一座宮殿,並加造層樓,現在從藍田採辦的木料,都已齊備。但遙想起劉聰這件事,我就把這項建設工程停止了。”
【原文】岑文本為中書今,宅卑濕,無帷帳之飾。有勸其營產業者,文本嘆曰:“吾本漢南一布衣耳,竟無汗馬之勞,徒以文墨致位中書令,斯亦極矣。荷俸祿之重,為懼已多,更得言產業乎?”言者嘆息而退。戶部尚書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無所,令有司特為之造廟。溫彥博為尚書右僕射,家貧無正寢,及薨,殯于旁室。太宗聞而嗟嘆,遽命所司為造,當厚加賻贈。魏徵宅內,先無正堂。及遇疾,太宗時欲造小殿,而輟其材為徵營構,五日而就。遣中使齎素褥布被而賜之,以遂其所尚。
【譯文】岑文本擔任中書令要職,但他的房宅卻低下潮濕,沒有帷帳之類的裝飾,有人勸他買房置地,文本嘆息道:“我本來隻是漢水南邊的一個平民百姓,並沒有什麽汗馬功勞,隻是憑借一點文墨,就當上了中書令,我已經很滿足了,現在我享受著這麽高的俸祿,已經感到很慚愧了,還買房置地幹什麽呢?”聽他這麽說,勸他的人嘆息著離開了。戶部尚書戴胄去世後,唐太宗見他的居所很簡陋,沒有地方祭拜吊唁,于是下令有關部門專門為他營造祭拜之廟。溫彥博官居尚書右僕射,但是家中貧困沒有正室,他死後,隻有在旁屋祭奠。唐太宗知道後嘆息不已,下令為他營造祭廟,又饋贈給他的家人豐厚的物資。魏徵的住宅開始時沒有正堂。一次他生病,唐太宗當時正要營造小型的宮殿,于是停下工,用這些材料為魏徵營造正堂,五天就完工了,唐太宗還派使者贈送給魏徵喜歡的素布被褥,以成全他節儉的志向。
【評析】太宗把奢侈縱欲視為王朝敗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厲行儉約,不務奢華。貞觀二十年間,太宗由于貫徹了“自王公以下,第宅、車服、婚嫁、喪葬,準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斷”的主張,因此國家風俗簡樸,衣無錦綉,財帛富饒,無飢寒之弊。
謙讓第十九
【原文】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則得自尊崇,無所畏懼,朕則以為正合自守謙恭,常懷畏懼。昔舜誡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①,天下莫與汝爭功。’又《易》曰:‘人道惡盈而好謙。’凡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謙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誰肯犯顏諫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群臣。天高聽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見瞻仰②,何得不懼?以此思之,但知常謙常懼,猶恐不稱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徵曰:“古人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願陛下守此常謙常懼之道,日慎一日,則宗社永固,無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實用此法。”
【注解】①伐:自我誇耀功勞。②瞻仰:這裏是懷著敬畏的心情註視。
【譯文】貞觀二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人們說,是天子就可以自認為尊貴崇高,無所畏懼了,我認為恰恰相反,天子更應該謙遜恭謹,經常心懷畏懼。從前,舜告誡禹說:‘你隻要不驕傲,天下就沒有人和你爭能,你隻要不自誇,天下就沒有人和你爭功。’《易經》上說:‘君子的準則是厭惡自滿而以謙遜為貴。’做了天子,如果隻認為自己尊貴崇高,不保持謙遜恭謹的態度,倘若自己有過失,誰還會冒犯尊顏向他提意見呢?我常常在想,帝王每講一句話,每做一件事,必定要上畏皇天、下懼群臣。天雖高,卻能聽到地上的議論,怎能不畏懼天呢?公卿百官,都在下面註視著我,這怎能不讓人畏懼呢?因此,帝王即使常懷謙遜恐懼之心,恐怕還是不能稱上天之心和百姓之意啊。”魏徵接著說:“古人講:‘做事情無不有個開始,但很少有人能夠堅持到結束。’希望陛下保持常謙常懼的準則,一天比一天更謹慎,那麽國家就會永遠鞏固,不會傾覆。唐堯、虞舜之世之所以天下太平,實際上就是用的這個方法。”
【原文】貞觀三年,太宗問給事中孔穎達曰:“《論語》雲:‘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何謂也?”穎達對曰:“聖人設教,欲人謙光①。己雖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訪能事。己之才藝雖多,猶病以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雖有,其狀若無,己之雖實,其容若虛。非惟匹庶②,帝王之德,亦當如此。夫帝王內蘊神明,外須玄默③,使深不可知。故《易》稱‘以蒙養正;以明夷蒞眾’。若其位居尊極,炫耀聰明,以才陵人,飾非拒諫,則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滅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曰:“《易》雲:‘勞謙,君子有終,吉。’誠如卿言。”詔賜物二百段。
【注解】①謙光:因謙虛而愈有光輝。②匹庶:平民百姓。③玄默:深沉靜默。
【譯文】貞觀三年,唐太宗問給事中孔穎達:“《論語》裏講:‘有才能的人向沒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多的人向知識少的人請教,這樣,有才能的人好像顯得沒有才能,知識淵博的人好像顯得無知。’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孔穎達回答說:“聖人實行教化,要求每個人都謙遜退讓,有才能的人不驕傲自大,仍舊向沒才能的人請教他不知道的事情。自己雖然多才多藝,可還是害怕懂得太少,仍舊向才藝寡少的人討教求得更多的知識。自己雖然有知識,表面上卻不表現出來,自己內心雖然已經很充實,表面上卻好像空虛。這句話不僅是對庶民百姓的要求,帝王的德行,也應當如此。帝王內心蘊藏神明,外表必須沉默,使人感到高深莫測。所以《周易》上講‘要表現得蒙昧無知來自養正道,不顯露明智以盛氣凌人’。如果帝王身居至尊之位,就炫耀自己的聰明,憑借才能欺凌別人,掩飾過錯,拒絕諍諫,那麽上下之間的情感就會被隔斷,君臣之間的原則就會被拋棄,自古以來國家滅亡,沒有不是由此而造成的。”唐太宗很贊同地說:“《周易》上講:‘勤勞謙遜的品質,君子如果能夠保持到底,就會有好事降臨。’這句話的意思和你說的是一樣的啊。”于是,下詔賞賜給孔穎達絹帛二百段。
【原文】河間王孝恭,武德初封為趙郡王,累授東南道行台尚書左僕射。孝恭既討平蕭銑、輔公祏,遂領江、淮及嶺南、北,皆統攝之。專製一方,威名甚著,累遷禮部尚書。孝恭性惟退讓,無驕矜自伐之色。時有特進江夏王道宗,尤以將略①馳名,兼好學,敬慕賢士,動修禮讓,太宗並加親待。諸宗室中,惟孝恭、道宗莫與為比,一代宗英②雲。
【注解】①將略:精通武事,雄才大略。②一代宗英:宗室中出類拔萃的人物。
【譯文】河間王李孝恭,在武德初年被封為趙郡王,後被加封為東南道行台尚書左僕射。他平定了蕭銑、輔公祏的勢力,于是長江、淮河以及嶺南、嶺北地區都在他的統領之內。他控製一方,威名遠揚,不久遷任禮部尚書。可是,李孝恭性格謙遜忍讓,沒有一絲一毫驕傲自大的習氣。當時,特進江夏王李道宗,以統兵打仗聞名,很有學問,並且禮賢下士,愛惜人才,唐太宗很器重他。在大唐宗室中,隻有李孝恭、李道宗二人德才無人可比,是一代英傑。
【評析】謙讓是儒家修身倫理的重要方面。為人謙遜禮讓,才能提升自身的品德,得到他人的尊重。君主位高權重,難免存有驕矜自傲之情,太宗不以九五之尊自居,克己謙讓,實屬難能可貴。
仁惻第二十
【原文】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婦人幽閉深宮,情實可愍①。隋氏末年,求採無已,至于離宮別館,非幸御之所,多聚宮人。此皆竭人財力,朕所不取。且灑掃之餘,更何所用?今將出之,任求伉儷,非獨以省費,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性。”于是後宮及掖庭②前後所出三千餘人。
【注解】①愍(mǐn):哀憐,可憐。②掖庭:皇宮中的旁舍,宮嬪所住之地。
【譯文】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婦女被禁閉在深宮裏,實在很可憐。隋代末年,隋煬帝不停地去挑選宮女,修建離宮別館,在並非君主住宿的地方,也聚集了許多宮女。這都是耗竭百姓財力的行為,我從不效仿。況且,這些婦女除了打掃宮室之外,還有什麽用處呢?現在我準備放她們出去,任憑她們選擇配偶,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費用,而且還可以使百姓減輕負擔,宮女自己也會滿意。”于是,唐太宗從後宮和旁舍先後放出宮女三千多人。
【原文】貞觀二年,關中旱,大飢。太宗謂侍臣曰:“水旱不調,皆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當責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窮!聞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①巡檢,出御府金寶贖之,還其父母。
【注解】①杜淹:字執禮,杜如晦的叔父。起初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太宗即位後,召為御史大夫。
【譯文】貞觀二年,關中大旱,五谷不收,老百姓發生了飢荒。唐太宗對侍臣說:“水旱不調,都是因為君王治國無道造成的。我沒有修養品德,應該受到老天的懲罰,可是老百姓有什麽罪過呢,卻遭此困境!聽說現在百姓中有很多賣兒賣女的現象,我對他們非常憐憫啊。”于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出京巡視,用御府的資財替很多賣身者贖了身,並將他們送還父母家。
【原文】貞觀七年,襄州都督張公謹卒。太宗聞而嗟悼①,出次發哀②,有司奏言:“準陰陽書雲:‘日在辰,不可哭泣。’此亦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義,同于父子,情發于中,安避辰日?”遂哭之。
【注解】①嗟悼:悲悼。②出次發哀:到郊外致以哀悼。
【譯文】貞觀七年,襄州都督張公謹去世,唐太宗知道後悲極而泣,要前去悼唁。有關部門上書說:“陰陽書上說,辰日這一天,不可以哭泣,在民間這也是要避諱的。”唐太宗說:“君臣之間的情義,像父子一樣,悲傷之情發自內心,怎麽能夠避諱辰日呢?”于是痛哭不已。
【原文】貞觀十九年,太宗征高麗,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門樓撫慰之。有從卒一人病,不能進。詔至床前,問其所苦,仍敕州縣醫療之。是以將士莫不欣然願從。及大軍回次柳城,詔集前後戰亡人骸骨,設太牢致祭,親臨,哭之盡哀,軍人無不灑泣。兵士觀祭者,歸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兒之喪,天子哭之,死無所恨。”太宗征遼東,攻白岩城,右衛大將軍李思摩①為流矢所中,帝親為吮血,將士莫不感勵。
【注解】①李思摩:頡利族人。高祖時封和順郡王,與秦王結為兄弟,賜姓李,為化州都督。
【譯文】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戰高麗,駐扎在定州,行軍前來的士兵,唐太宗都要在御州北門城上進行安撫慰問。有一個士兵生病不能來,唐太宗親自寫下詔書派人送到他的病床前,詢問他的疾苦,還叫當地醫生為他治療。所以不管將軍還是士兵都願意為朝廷盡忠報國。後來,大軍回師駐扎在柳城,唐太宗下詔收集陣亡將士的遺骨,供奉牛、羊、豬,以太牢的儀式進行祭奠,他還親自前去祭拜,痛哭失聲,極其哀慟,在場將士無不受到感染,流下熱淚。生還的士兵回到家鄉,把這些情形告訴給死難者的父母,這些老人們說:“我的兒子死了,天子還為他哭泣,真是死而無憾啊。”唐太宗征戰遼東時,在攻打白岩城的戰役中,右衛大將軍李思摩被亂箭射中,唐太宗親自為他吸去污血,將士們無不受到感動和激勵。
【評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國君掌握著臣子的生殺予奪大權,尤其需要具有仁慈的胸懷。國君寬厚仁愛,才能體恤百姓疾苦,施行仁政。太宗遣送後宮三千宮女,贖買大旱時被出賣的男女,不避辰日哀悼襄州都督張公謹,表現出寬厚仁慈的惻隱之心。
2.古代漢語有一種用來表示「認為某(人、事、物)是……的」的用法,例如《戰國策.齊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句中的「美我」即是「認為我是美的」之意。下列文句「 」內文字屬於此一用法的選項是
(A)《論語‧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B)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C)《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D)司馬光〈訓儉示康〉: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96學測〕
答案:(C)
解析:意動用法,其動詞多半是由形容詞「轉品」而來,用於表心理活動,對於其賓語含有「認為」、「以為」的意思。 (A)愛、喜愛。音ㄏㄠˋ。為一般動詞。(B)使……安,為使動用法。主語並不施行這個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而是使賓語施行這個動作。(C)認為……小,為意動用法。(D)使……豐厚,為使動用法。
20-21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0-21題。(110學測)
我曾開玩笑說,專業經理人像哈士奇,吃的是每個月主人給的飼料;創業家像狼,必須聞得到血的味道,捕不到獵物就無法生存。哈士奇的時間是主人的,沒有了主人,他的時間就沒有價值,狼的時間則屬於自己。出售有限的時間,是上班族哈士奇的獲利模式。狼的視野不一樣,他們不會單獨行動,因為狩獵靠的是狼群,所以狼懂得購買別人的時間來做事。
雖然有血統的哈士奇比會看家的土狗值錢,但不斷學習成長的土狗,當他的價值被公司過度低估,那就是他出走的時候。出走的頂尖土狗沒有主人的飼料,很快就會變成狼。(改寫自盧希鵬《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
20.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觀點的是:
(A)創業家全憑視野,不需有專業經理人的學養
(B)人才若形成品牌,便難以用一般標準衡量其價值
(C)狼具有侵略性,迫使哈士奇以販售時間交換生計
(D)土狗靠出走成為狼,哈士奇靠時間熬得久而成為狼
【答 案】B
【測驗目標】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試題解析】
(A)並未提及創業家是否應具有專業經理人的學養。
(B)由「不過,如果請林志玲演講,企業願意付更高費用的理由,不是簡報精美或內容有用,而是因為演講者是林志玲」可知,企業支付高額費用是因為其知名度,而非是否真正有用,無法以一般標準判斷。
(C)由「哈士奇的時間是主人的,沒有了主人,他的時間就沒有價值」、「出售有限的時間,是上班族哈士奇的獲利模式」可知,哈士奇以販售時間給主人為獲利方式,但並未被狼逼迫。
(D)由「出走的頂尖土狗沒有主人的飼料,很快就會變成狼」可知,僅有頂尖土狗出走後才能成為狼;而由「出售有限的時間,是上班族哈士奇的獲利模式。狼的視野不一樣,他們不會單獨行動,因為狩獵靠的是狼群,所以狼懂得購買別人的時間來做事」可知,哈士奇靠出售有限的時間獲利,且與狼的差異在於視野根本上的不同,故無法靠時間熬得久而成為狼。
21.依據上文,關於甲、乙兩項推論,最適當的研判是:
甲、〈諫逐客書〉中李斯對秦王說:「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李斯是價值被低估而想出走的土狗。
乙、〈虬髯客傳〉中虬髯對李靖說:「某本欲於此世界求事,或當龍戰三二十載,建少功業。今既有主,住亦何為?太原李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內,即當太平。李郎以英特之才,輔清平之主,竭心盡善,必極人臣。」──虬髯是希望保有自己時間的狼,期許李靖成為優秀的哈士奇。
(A)甲、乙皆正確
(B)甲、乙皆錯誤
(C)甲正確,乙錯誤
(D)甲錯誤,乙正確
【答 案】D
【測驗目標】作品的閱讀與理解、認識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試題解析】
引文中哈士奇指的是受聘他人的員工,而狼指的是創業家。
甲:由「今逐客以資敵國」可知,李斯將自己定位為客卿,並從國家安危的角度出發,說明驅逐自己的害處,屬於受雇他人的哈士奇。
乙:由「某本欲於此世界求事,或當龍戰三二十載,建少功業。今既有主,住亦何為?」可知,虬髯客屬於渴望自己開創功業的狼;由「輔清平之主,竭心盡善,必極人臣」可知,虬髯客認為李靖若盡心輔佐李世民,將來必能位居高位,故李靖屬於哈士奇一類。綜合以上敘述,答案選(D)。
甲文語譯:現在驅逐客卿去幫助敵國,減損人民去增加仇敵的力量,對內自損國力而對外與諸侯結怨,如此希望國家沒有危險,是不可能的。
乙文語譯:我本來想要在中原成就大事,也許要與群雄爭戰三、二十年,才能建立些許功業。現在既然已有真命天子,留在這裡又有何用?太原的李氏,確實是英明的君主!三、五年內,天下就應當太平。李郎憑藉傑出的才幹,輔佐太平的君主,盡心盡力,必定當上最高的官位。
35.下列各組文句「」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是:(108學測)
(A)「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欲呼張良與俱「去」
(B)斫而「為」琴,弦而鼓之/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C)「叩」而與語,理甚玄妙/「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D)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E)奢貴自「奉」,禮異人臣/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
【答 案】AE
【測驗目標】字義的辨識與應用
【試題解析】
(A)離開。前者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後者出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B)做成,出自劉基《郁離子》。/句末助詞,表示疑問。出自屈原《楚辭‧漁父》。
(C)指拜見尊長。出自蒲松齡《聊齋志異‧勞山道士》。/詢問。出自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D)端正。出自蘇軾〈赤壁賦〉。/處境不安全。出自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E)供給。前者出自杜光庭〈虬髯客傳〉,後者出自黃宗羲〈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