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談談「終身」VS「終生」


首先談「終身」:
「終身」的「身」似可理解為某種身份。是人生到達某個階段具有某種身份後才開始的,直至去世的一生,所以用「終身」。側重於切身的事情,常用於生活、婚姻、利益、職業、職務、權利等方面。

例如:
1.「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從以某人「為師」那天起,不是從出生之日說起的。
2.「終身大事」通常指男女婚姻,得從達到婚齡算起。
「終身不娶」或「終身不嫁」是爲某種信念堅貞終身,從確立這一信念之日算起,不是從出生之日說起的。
3.教育部制定鼓勵「終身」學習、推動「終身」教育、增進學習機會,及提升國民素質的「終身學習法」。是指從事的各類教育學習達某個階段之後開始。



至於「終生」:
是指自然生命的一輩子,強調時間,表達一個人用盡一生的時間去追求或探求某樣事情,也表達人的執著和堅定的意念。側重於思想、使命、抱負、成就等方面。
例如:
1.「終生」吃素。〈從小就不愛吃肉,甚至根本不吃肉,一直到老死〉
2.他在物理學研究中發現這一定律,是他「終生」最突出的成就,也是這位物理學家「終生」的抱負。為此,他刻苦鑽研,「終生」不渝。
3.幫助病人擺脫疾病的折磨,是醫生「終生」的神聖使命。

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陶瓷歷史與飲茶文化(附上大考考題)


關於陶瓷歷史背景:
關於青花瓷的景德鎮:
茶杯X喝茶文化
《經典》一杯茶的代價 茶壺背後的世界
---------------------------------------------------------------------------------
閱讀下文,回答17-19題。(108年大學指考)
漢代出現的原始瓷,以草木灰為釉水,燒出來灰灰綠綠,並不好看。彼時銅器昂貴,因此燒出類似銅器的東西作為陪葬的明器。魏晉茶道興起,杯盞以越窯為上,越窯是翠綠色,還帶點灰色調,要到南宋龍泉才燒出漂亮的綠色。追求瓷器色澤之美的過程,艱困而漫長,至少花了五六百年。宋代以玄素為美,瓷器的靜定與素淨頗為相應。所謂道,就講「相應」,人與茶相應,可以行氣,以利打坐;道與器相應,可以參悟;人與茶碗相應,可以引發美感。文人喝茶成為風氣,但有一只素玄之名物,便可在茶會中領得風騷。那是文人茶的時代,也是瓷的第一高峰。
明代以前,點茶是用茶碗將茶末泡為茶湯打出泡泡,過程繁瑣,加以團茶昂貴,非一般人喝得起。朱元璋改團茶、點茶為茶湯,改茶湯後,小壺小杯喝茶,這是功夫茶的起始,所以瓷器小杯變多了。明初宮中還是以素白為美,甜白瓷是此時的代表,如糖霜的白,不像定瓷白中帶黃,影青瓷白中泛藍,這時真正的白瓷才產生。它並不單調,通常刻有暗花為飾,其他素色瓷如祭紅、霽藍、豆青都燒得很好。至於明青花大器為多,受中東影響,貿易瓷愈花愈好,也有可能元蒙古人愛大器,明代猶有前朝風,這是瓷的第二高峰。(改寫自周芬伶〈說瓷〉)
17. 依據上文,下列關於瓷器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瓷器輕巧,故取代銅器成為日常用品
(B)漢代因釉水不佳,瓷器無法製成茶具
(C)宋代瓷茶具崇尚質樸淡雅,道器合一
(D)明代流行青花瓷,素色瓷質精而稀有
18. 依據上文,下列文字的鑑賞觀點,最可能屬於: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質厚白瑩,樣式古雅,有等宣窯印花白甌,式樣得中,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心內茶字小盞為美,欲試茶色貴白,豈容青花亂之?
(A)漢代               (B)魏晉              (C)宋代              (D)明代
19. 依據上文,對於下列甲、乙兩項推論,最適當的判斷是:
甲、茶葉沖泡方式影響杯盞瓷器的形製。
乙、宋代人常依茶湯顏色選用合適茶碗。
(A)甲、乙皆正確                           (B)甲錯誤,乙正確
(C)甲、乙皆無法判斷                     (D)甲正確,乙無法判斷


























17.依據上文,下列關於瓷器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瓷器輕巧,故取代銅器成為日常用品
(B)漢代因釉水不佳,瓷器無法製成茶具
(C)宋代瓷茶具崇尚質樸淡雅,道器合一
(D)明代流行青花瓷,素色瓷質精而稀有
 【答  案】C
 【測驗目標】作品的理解與評析
 【試題解析】(A)由於漢代銅器較為昂貴,故以瓷燒出類銅器的陪葬品。(B)漢代以草木釉為釉水,已可燒製只是顏色不佳。(D)明代素色瓷已燒製的很好。



18.依據上文,下列文字的鑑賞觀點,最可能屬於: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質厚白瑩,樣式古雅,有等宣窯印花白甌,式樣得中,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心內茶字小盞為美,欲試茶色貴白,豈容青花亂之?

  (A)漢代     (B)魏晉     (C)宋代     (D)明代
  【答  案】(D)
  【測驗目標】作品的理解與評析
  【試題解析】由「改茶湯後,小壺小杯喝茶,這是功夫茶的起始,所以瓷器小杯變多了。明初宮中還是以素白為美」可知,明初時流行素白的茶瓷,且由「豈容青花亂之」可再確定應為青花瓷為多的明代,故答案為(D)

19.依據上文,對於下列甲、乙兩項推論,最適當的判斷是:

  甲、茶葉沖泡方式影響杯盞瓷器的形製。
乙、宋代人常依茶湯顏色選用合適茶碗。

(A)甲、乙皆正確      (B)甲錯誤,乙正確
(C)甲、乙皆無法判斷     (D)甲正確,乙無法判斷
【答  案】D
【測驗目標】作品的理解與評析

  【試題解析】由「改茶湯後,小壺小杯喝茶,這是功夫茶的起始,所以瓷器小杯變多了。明初宮中還是以素白為美」可知茶葉的沖泡方式會影響瓷器的形狀,故甲選項為正確;乙選項文中並未提及,故無法判斷,答案選(D)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李白<行路難>



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通:饈;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譯文
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菜餚,收費萬錢。
胸中鬱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裡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閒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
行路難·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
譯文
人生道路如此寬廣,唯獨我沒有出路。
我不願意追隨長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鬥雞走狗一類的賭博遊戲。
像馮諼那樣彈劍作歌發牢騷,在權貴之門卑躬屈節是不合我心意的。
當年淮陰市人譏笑韓信怯懦無能,漢朝公卿大臣嫉妒賈誼才能超羣。
你看,古時燕昭王重用郭隗,擁篲折節、謙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劇辛和樂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盡智,以自己的才能來報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還有誰能像他那樣重用賢士呢?
世路艱難,我只得歸去啦!
---------------------------------------------------------------------------------
行路難·其三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
譯文
不要學許由用潁水洗耳,不要學伯夷和叔齊隱居收養採薇而食。
在世上活著貴在韜光養晦,為什麼要隱居清高自比雲月?
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之人,功績告成之後不自行隱退都死於非命。
伍子胥被吳王棄於吳江之上,屈原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陸機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局為苦。
(陸機)是否還能聽見華亭的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是否還能在上蔡東門牽鷹打獵?
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曠達之人,因見秋風起而想起江東故都。
生時有一杯酒就應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後千年的虛名?
------------------------------------------------------------------------------------
10分鐘看懂李白
李白行道難
賞析:
  這首詩是天寶三載李白離開長安時所寫。詩的開始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情厚意,出於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應對這樣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會豪飲的。但是,這天他端起酒杯,卻把酒杯推開瞭,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瞭。他離開坐席,拔出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這一串動作,形象地顯示瞭詩人內心的苦悶抑鬱和感情的激蕩變化。
  但是,詩人並沒有甘於消沉,而是從呂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瞭信心。雖然現實是那麼得艱難,道路是那麼得渺茫,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用心用世的強烈要求,最後使他最終擺脫瞭歧路彷徨的苦悶,堅信終有一天會到達理想的彼岸。
  本詩利用比興的手法描述瞭人世間的坎坷,抒發瞭詩人的人生追求,表現瞭詩人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詩人不畏人生艱難,不放下自己的理想,沒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學習的。
-----------------------------------------------------------------------
1. 閱讀下列詩句,最符合詩中所示的人生態度是:108指考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李白〈行路難〉)
(A)顯貴無常,急流勇退                  (B)養身隱逸,志在清高

(C)放浪形骸,任俠行義                  (D)順處逆境,不求顯達













【答  案】A
【測驗目標】作品的理解與評析
【試題解析】(A)由「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可知。作者列舉伍子胥、屈原、陸機、李斯的遭遇以佐證說詞,認為功成自應身退,以免落得不得善終的下場。(B)(C)由「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可知,作者否定受人崇敬的許由洗耳,和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的行為;認同應與光同塵,不露鋒芒,亦不須以怪誕之舉博得高潔之名。(D)未有「順處逆境」之意。
語譯:不要學高士許由到潁川水中去洗耳,不要學以不食周粟為高潔的伯夷、叔齊到首陽山採薇為食。真正的曠達之士會隱藏自身的光芒,與世俗同流,以無名為貴,何必孤傲地與雲月爭高?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之人,功成名就後還不身退的,都遭了殺身之禍。伍子胥被投屍於吳江之中,屈原自投汨羅江而死。陸機的雄才又豈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李斯被腰斬之時,才悔恨沒有趁早辭官休息。陸機臨死時,嘆息著說:「華亭的鶴鳴聲,還能再聽見嗎?」李斯受刑前則感慨過去在上蔡東門臂蒼鷹、牽黃犬、逐狡兔的日子再也不可得了!您看那晉朝吳中的張翰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曠達之人,秋風吹起時,憶起故鄉的蓴菜、鱸魚,便立即辭官回到江東家鄉。姑且貪樂生前即時的一杯酒吧!何須追求死後必定要千載留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