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尋熊記

 黑熊媽媽黃美秀的故事   黑熊狀況解析

廖鴻基

鳥人劉克襄

珍古德

12夜(12分鐘)  關於12夜

毛孩送行者簡稚澄 堅持愛動物初衷

無法忍受執行安樂死動保園長

零安樂死   零安樂死的問題

<人與自然>

1.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2.莊子的寓言故事都是從齊物的立場來解構「人本」的價值觀以及貴賤等級的對待關係,這正是動物權的主要論證,反對以人的尺度來衡量生命的價值。人與萬物並生,與鳥獸草木共存共榮。換言之,以「生命中心論」 ( biocentrism ) 來取代「人類中心論」
3.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 ( Henry David Thoreau ) 也是個隱跡山水的詩人。書中,「與動物相鄰」 ( Brute Neighbors ) 及「冬天里的動物」 ( Winter Animals ) 兩篇散文,記載他自己與鳥獸比鄰而居,一點也不感到孤獨。在《The Winged Life》 ( 梭羅詩集 ) 書中,描繪梭羅久久蹲在湖邊,屏氣凝神看著在水裡游動的小東西。莊子亦然,在森林、溪澗,專注的觀察各種形形色色的動物。
4.兩千多年前,莊子早已建議人們不要在山裡築路、開隧道,在河上築橋、行舟;也不要去干擾動物的原棲地,「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羣,草木逐長」,其實這就是在講環境倫理
5.盧梭對文明的評語是:「人生而自由,卻處處被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