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五柳先生傳

 五柳先生傳001

五柳先生傳002

7年級虎克--愛上跳蚤的男人

虎克KAHOOT    虎克KAHOOT2

虎克的故事

虎克 愛上跳蚤的男人介紹



8年級正氣歌並序

 文天祥測驗001  過零丁洋測驗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約)四尋(古代八尺稱為一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聚集);雨潦四集,浮動床几,時則為水氣; 塗泥半朝,蒸漚歷瀾(ㄓㄥ ㄡˋ ㄌ|ˋ ㄌㄢˊ;形容溼熱地區汙水積久了, 冒泡糜爛的樣子。),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簷陰薪爨(ㄘㄨㄢˋ;炊), 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ㄆ|ㄢˊ ㄐ|ㄢ ㄗㄚˊ ㄊㄚˋ; 駢肩﹑並肩。雜遝,眾多的樣子。駢肩雜遝形容人多擁擠的樣子。),腥臊汗垢, 時則為人氣;或圊圂(ㄑ|ㄥ ㄏㄨㄣˋ;廁所。)、或毀屍、或腐鼠, 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疾病)。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 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 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變化成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指國家太平時), 含和吐明庭(為臣子的含蘊著和順之氣在朝廷);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

齊太史簡(太史記載崔抒弒君的簡冊), 在晉董狐(晉國有董狐不畏死而記載趙盾弒君)。 在秦張良(在秦朝有張良狙擊始皇的大鐵椎), 在漢蘇武(漢朝有蘇武出使匈奴,十九年不屈服於匈如,所持的旄節)。 為嚴將軍(蜀漢的嚴將軍,寧可斷頭,也不願投降), 為嵇侍中(西晉嵇紹,為嵇康之子。嵇紹為保護皇帝司馬衷而死,血濺帝衣)。 為張睢陽(安史之亂,張巡死守睢陽不降,被賊剔齒殺死), 為顏常山(安史之亂,顏常山被俘拒降,被賊割舌而仍罵賊不止)。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曹魏時,管寧隱居遼東,衣帽布,節操清白,比冰雪還要皎潔);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諸葛亮寫出師表,連鬼神都為他的忠貞壯烈而感泣);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東晉祖逖渡江擊漿,激昂憤概誓復中原,消滅胡羯); 或為擊賊笏(ㄏㄨˋ;古代大臣朝見君主時所執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製成。), 逆豎頭破裂(唐朝段秀實奪笏擊賊,使叛徒頭破血流。)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君臣,父子,夫婦為三網)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ㄍㄡˋ;遭遇)陽九(困 厄的時運。),隸(賤屬也, 僕也)也實不力(指身為臣子沒有盡 力衛國)囚纓其冠(把帽帶纏住頭髮。 形容匆忙不及整束。),傳車送窮北。鼎鑊(古代用鼎鑊煮死罪犯的刑罰)甘 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闃(ㄑㄩˋ;寂靜無聲)鬼火, 春院閟(ㄅ|ˋ;幽深的)天黑。 牛驥同一皂(ㄗㄠˋ;餵食牛馬的食槽。),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蒙,蒙受。霧露,指陰陽不和調之氣。蒙霧露指人罹患疾病), 分作溝中瘠(一旦罹疾病,自料當死, 棄屍溝中)。如此再寒暑,百沴(ㄅㄞˇ ㄌ|ˋ;沴,惡氣。百沴 指各種惡氣)自辟易(ㄅ|ˋ |ˋ;退避)。 哀哉沮洳(ㄐㄩˋ ㄖㄨˋ;低溼的地方)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ㄇ|ㄡˋ ㄑ|ㄠˇ;智謀與巧詐),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光明安靜的樣子),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天祥。 後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佑四年(1256年) 中狀元後,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吉州廬陵( 今江西吉安縣)人,為南宋詩人、將領,以忠烈名傳後世,與陸秀夫、 張世傑被稱為「宋亡三傑」。宋亡後, 元世祖愛其才,曾親勸其降,文天祥堅貞不屈。終被元朝所殺。執刑時, 天祥向南方跪拜,從容就死。死時年僅四十七歲。

-----------------------------------------------------------------

◎課文所列具有正氣之人物

1.在齊太史簡

春秋時,齊莊公的大夫棠公之妻貌美,棠公死,大夫崔杼娶了棠公之妻。齊莊公與棠公之妻私通,常到崔杼家去,崔杼知曉後十分生氣。莊公曾經鞭打過宦者賈舉,於是賈舉便與崔杼勾結,聯手殺害莊公。於是齊國太史於史冊記載:「崔杼弒莊公。」崔杼不准太史這樣記載,把太史殺掉。太史有一個弟弟,繼任為太史,仍然記載:「崔杼弒莊公。」崔杼又把他殺了。太史還有另一個弟弟,在兩個哥哥被殺後,仍繼任為太史,又記載:「崔杼弒莊公。」崔杼只好罷休。有位南史氏聽說太史死了,拿著竹簡前往,聽到已經如實記載了,這才回去。(取材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在晉董狐筆

春秋時,晉國趙盾輔政,晉國國君晉靈公為人昏暴,常殺人。有一次他的廚師為他煮熊掌,煮得不夠熟透,他便把廚師殺了。趙盾去勸說他改過,晉靈公不聽從,還派遣勇士鉏麑(鉏,ㄔㄨˊ,翻土﹑除草的農具;麑,ㄋ一ˊ,小鹿)去暗殺趙盾。一天清晨,鉏麑潛入趙盾住處,發現不但院內沒有警衛,連內室的門也是敞開的,家具陳設十分樸素。這時天還沒亮,趙盾已經衣冠整齊,閉目養神等待上朝,因時辰尚早,正在那裡打瞌睡。這使得鉏麑大為感動,心想:「殺害這樣的好人,實在太罪過。但如果不殺,又違抗了君命。」兩難之下,最後撞樹自殺。晉靈公刺殺趙盾不成,又屢次設計,但都沒有成功。為了逃避靈公的殺害,趙盾決定流亡到國外去,但還沒有走出國境,其弟趙穿已襲殺了晉靈公,趙盾於是回來晉國。對於此事,晉國太史董狐記載:「趙盾弒其君。」趙盾知道後,向董狐解釋說:「靈公是趙穿殺的,我沒有罪啊!」董狐說:「你是正卿,雖逃亡但還沒有走出國境,回來又沒有懲辦凶手,弒君的不是你又是誰呢?」趙盾聽罷,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取材自《左傳‧宣公二年》)

3.嚴將軍頭

三國時,張飛奉命和諸葛亮、趙雲沿長江而上,入川增援劉備,奪取益州。途中張飛領兵攻克巴州(今四川省 江北縣),生擒劉璋和巴郡太守嚴顏。張飛喝叱道:「我大軍駕到,何以不早降而敢抗拒對戰?」嚴顏義正嚴辭回答:「爾等不仁,侵奪我州土地,我州只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張飛大怒,令左右推出斬首。嚴顏面不改色,泰然自若,說:「砍頭便砍頭,何必如此惱怒!」張飛見狀,十分佩服嚴顏的忠義和膽氣,便親自為他解開繩索,待為座上賓客。(取材自《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4.嵇侍中血

司馬炎篡魏,是為晉武帝,司馬炎死後,由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惠帝。因為晉惠帝生來痴傻,所以引起諸王爭奪帝位的野心,史稱「八王之亂」。八王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義、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永興元年(西元三○四年)三月己未,司馬穎的軍隊攻擊晉惠帝,皇帝的軍隊在蕩陰大敗,惠帝臉上受傷,中了三箭,身邊的官員都逃散。嵇紹身著朝服,跳下馬,登上晉惠帝的車子,用身體護住晉惠帝,叛軍把嵇紹拉到車轅中要殺他。晉惠帝高叫:「他是忠臣,不要殺!」叛軍回答:「奉皇太弟之命,只不許傷害您一人而已。」便把嵇紹殺了,血濺到晉惠帝的龍袍上(輝誠案:這段真的很動人!)。後來司馬穎派人迎接晉惠帝到鄴,左右侍從之人要給晉惠帝洗衣服,晉惠帝說:「上面有嵇侍中的血,不能洗!」(取材自《晉書‧嵇紹傳》)

5.張睢陽齒

唐代發生安祿山叛亂事件,當時守城官吏或降或逃,張巡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省杞縣),抵抗叛軍,屢戰獲勝。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七五七年),叛將尹子奇率眾攻睢陽(今河南省商丘縣),他領兵入城與睢陽太守許遠共同守城。作戰時與士卒並肩,常咬牙切齒大聲呼喊激勵將士,連牙齒都咬碎了。十萬叛軍因而被遲滯在睢陽城下,未能南侵江、淮。後城內糧盡,派部將南霽雲突圍至臨淮(今江蘇省盱眙縣北)向賀蘭進明求救,賀蘭進明不肯出兵。在堅守四十七天,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城破被俘。尹子奇對張巡說:「聽說你督戰時,大聲一喊都把眼眶撕裂了,血流一臉;連牙都咬碎了,怎會這樣呢?」張巡說:「我想吞掉叛賊,只是力量不夠罷了。」尹子奇用刀撬開張巡的嘴,發現他的牙只剩三、四顆而已,張巡大罵尹子奇:「我為國家而死,你卻投降了叛賊,是一條豬狗,怎能長久呢!」尹子奇用刀逼著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於是尹子奇又去逼南霽雲。南霽雲也是寧死不降,最後跟姚誾(一ㄣˊ,和悅的直言勸告)等三十六位將領同時遇害。張巡死時才四十九歲。許遠被尹子奇押送洛陽,半道上也不屈而死。(取材自《舊唐書‧張巡傳》)

6.顏常山舌

顏杲卿初以蔭調遂州司法參軍,後為魏州錄事參軍,振舉綱目,政稱第一。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聞其名,表(上表給皇帝建議)為營田判官,兼理常山(今河北省正定縣)太守。唐玄宗天寶十四載(西元七五五年),安祿山發動武裝叛變,他潛謀圖賊。安祿山陷東都洛陽後,他恐安祿山直攻潼關,危及關中,應從弟平原太守顏真卿(唐代大書法家)之邀,聯合起兵,互為犄角(ㄐ一 ㄐㄧㄠˇ,獸類的角,引申為倚靠、支援),阻斷安祿山歸路,以緩和對京師長安的威脅。他設計殺安祿山義子李欽湊,擒叛將高邈等,械送長安,以功拜尉卿,兼御史中丞。又收兵練卒,檄(ㄒ一ˊ,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方文書)告河北省郡縣,共擊賊軍。河北十七郡群起響應。安祿山至陝(今河南省三門峽縣)、虢(今河南省靈寶縣)時,聞河北有變而返。天寶十五載,安祿山令史思明攻常山郡。他率眾守城,因糧、矢皆盡,城陷被俘。叛軍脅迫顏杲卿投降,他不聽從,就把他的小兒子顏季明拉來,把刀放在脖子上說:「投降我們,就讓你的兒子活命。」顏杲卿不答應,叛軍就把他兒子和外甥盧逖一起殺害了。顏杲卿被押到洛陽,安祿山惱怒地說:「我提拔你作了太守,有什麼對不起你的地方,卻要叛離我呢?」顏杲卿瞪起眼睛罵道:「你只是營州(今屬遼寧省)一個牧羊的羯(ㄐㄧㄝˊ,中國古代西北的民族之一。為匈奴的別支。)奴而已!非分享受著朝廷的恩寵,天子有什麼對不起你的事情,卻要反叛朝廷呢?我世代為唐臣,堅守著忠誠節義,恨不得斬下你的頭來報答君主,怎能跟著你反叛呢!」安祿山不勝忿恨,把顏杲卿綁在天津橋柱上,斬斷四肢,並把肉塞進他口中,他仍然罵聲不絕,叛軍割斷了他的舌頭,問:「還能罵嗎?」顏杲卿含混地罵著死去,年六十五歲。(取材自《舊唐書‧顏杲卿傳》)

7.管寧遼東帽 

管寧,東漢北海郡朱虛縣人。十六歲那年,他的父親逝世。親戚憐憫他孤幼貧寒,贈送助葬費用和衣物,他一概辭謝不受,用自己的能力為父親送終。他身長八尺,鬚眉修美。管寧與平原的華歆、同縣的邴原相友好,都曾到別的諸侯封國裡去遊學。有一次,管寧、華歆一同在園中翻地種菜,看到地下有一片金子,管寧照樣揮動鋤頭,毫不動心,華歆則撿起金子然後扔掉。還有一次,管、華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顯貴人物乘軒車,穿冕服從門前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則放下書外出觀看。管寧就割開席子,與他分坐,並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漢末天下大亂,管寧聽說公孫度威令大行於海外,就與邴原以及平原縣的王烈等人避難來到遼東。公孫度特意騰出館驛來等候管寧。管寧前往拜見公孫度以後,就築廬居住在山谷中。當時到遼東避難的人大多數居住在郡城的南邊,但管寧卻居住在郡北,表示他再沒有遷移的志向。後來,許多避難者也漸漸跟從他到郡北住了下來。曹操為漢朝司空時,徵召管寧為官,公孫度之子公孫康,扣下了曹操送來的任命書不向管寧宣布。魏文帝徵為太中大夫,魏明帝徵為光祿勳,管寧皆辭不受。管寧居遼東三十餘年,直到魏文帝黃初四年(西元二二三年),才攜家眷回故鄉,依然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以至終老。(取材自三國志魏書管寧傳)

8.逖渡江北伐

祖逖與劉琨兩人情誼深厚,睡覺時同床共被。祖逖曾在半夜聽到雞的鳴叫聲,就喚醒劉琨,倆人舞劍鍛鍊直至天明。祖逖與劉琨都很有志氣,時常一起談論世間大事,有時甚至半夜從床上坐起,相互說:「如果天下大亂,豪傑爭雄,我與你應堅持在中原,參與角逐。」後來,祖逖帶領隨自己遷徙的部眾一百多戶人家,北渡長江,船到江心,他敲擊著船槳發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收復中原而再南渡,就如長江水一樣,有去無回!」他神情嚴肅、言辭悲壯,眾人聽後都很感慨。祖逖率眾駐紮在淮陰(今江蘇省淮陰市),建起冶煉爐,鑄造兵器,召集到二千多人後,就向北方進發了。不久祖逖病倒,後來在雍丘(今河南省杞縣)去世。(取材自晉書祖逖傳)

9.段秀實遇害

唐德宗建中四年(西元七八三年),朱泚在長安叛變,占據皇宮,打算自立為帝。他拉攏司農卿段秀實,段假裝聽從他,實欲除掉他。朱泚召段秀實商量大事,段秀實穿著軍裝來宮,與朱泚並膝而坐。說起了登位的事,段秀實一聽大怒,站起身,握住在座另一官員源休的手腕,奪了他的象牙笏板,奮身跳到前面,先吐唾口水在朱泚臉上,接著大罵:「狂妄的叛賊!我恨不得斬你萬段,難道會跟著你造反嗎?」就用笏板打他。朱泚舉起手臂抵擋,最後還是被打中了額頭,血流如注,爬著逃跑了。後來,朱泚的部下趕到,段秀實被殺害。(取材自舊唐書段秀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