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歐洲文學四大名著之一: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與<奧德賽>運用在作文造句上



影片下載一(古阿莫)

影片下載二    奧德賽影片連結    荷馬史詩的真實性

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是相傳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里亞德》和《奧德賽》,是古希臘最早的文學作品

《伊里亞德》

主要是描寫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城邦為了美女海倫在特洛伊城邦發生戰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搶奪了絕世美女海倫Helene〉,帶回特洛伊去。為了奪回海倫,斯巴達國王梅納雷斯〈Menelaos〉組織一千艘的船對進攻特洛伊,以阿加曼儂為統帥。經過十年悠久歲月,仍然不能攻下特洛伊城。「伊利亞德」就是歌詠這十年當中最後數十天所發生的事。阿基里斯的好友派羅克魯斯〈Patroklos〉,代替阿基里斯上陣,而被特洛伊的統帥亦是王子赫克托〈Hektor〉殺死。

阿基裡斯哭得像百獸怒吼,立誓要報仇。他明知自己出陣未必能生還,他還是穿上全新的甲冑,衝入敵陣大戰特洛伊軍。此時赫克托雖然擔心自己死後國家和妻子的命運,但為了名譽,單獨出城和阿奇裡斯決一死戰。

最後,阿基裡斯,將赫克托殺死,達到報仇的心願。阿基裡斯在盛怒之下,將赫克托的屍體縛在戰車上拖著走。特洛伊國王普萊姆Priam,為了要回兒子的遺體,親自訪問阿基裡斯的營地,於是兩人共嘆命運的悲哀。老國王將兒子的遺體運回充滿悲傷的特洛伊城舉行葬禮。

 

《奧德賽》

「奧德賽」是描寫在特洛伊戰爭中智勇雙全的名將奧德賽歸國的故事。順利攻陷特洛伊城後,奧德賽率領船隊返回他的國家綺色佳,但是在回程的途中,他將獨眼巨人庫克羅普的眼睛弄瞎,觸怒了海神波塞頓,在十年中讓他體驗了倍極艱辛的流浪生活,像食人族、大漩渦、異界、忘憂樹的果子、把人變成豬的魔女克爾柯‧‧‧等等。在這段期間,他年輕的妻子貝尼蘿蓓亞〈Peenelopeia〉在故鄉被惡劣的求婚者逼迫,財產也任人侵佔,兒子無力與環境對抗而痛苦萬分。貝尼蘿蓓亞為了維持對丈夫的忠貞,拿出只有丈夫拉的動的大弓箭,說出誰能拉得動就答應他的求婚,並將財產讓給他,但無人能拉動弓箭,直到奧德賽回到故鄉......。最後,奧德賽得神助,乘坐一艘在一夜之間可到達世界各地的奇異船,在睡眠中回到故鄉。在那裡,奧德賽得到雅典娜女神的鼓勵,還有兒子和兩位忠實部下的協助,並得知其妻對其的忠貞,從武器倉庫裡取出古時候留傳下來的大弓箭,將那些惡劣的求婚者一一射殺。貝尼蘿蓓亞以為奧德賽在特洛伊陣亡,見丈夫平安歸來驚喜萬分,一家人終於團圓。

---------------------------------------------------------------------------------------------

<感想>

阿基裡斯

阿基裡斯的第一次憤怒可看出他沒有等級觀念,更沒有集體觀念。所謂的權威,所謂的國王,他都不放在眼裡,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作者首先憤怒戰爭發生的緣由,是由於阿伽門農俘虜了太陽神阿波羅祭司克魯塞斯的女兒,不肯交還,從而給希臘聯軍帶來了瘟疫。阿基裡斯要求阿伽門農歸還女俘布裡塞伊斯,從而引起了阿基琉斯的憤怒,退出戰爭。

阿基琉斯在權力的壓制之下,仍然不懼後果,直率、勇敢地要求自己的尊嚴和應該獲得的榮譽,這是他人格中真實、純真的一面,他像一個孩子一般任性和執拗。阿基琉斯在權力的壓制之下,仍然不懼後果,直率、勇敢地要求自己的尊嚴和應該獲得的榮譽,這是他人格中真實、純真的一面,他像一個孩子一般任性和執拗。 第二次憤怒是因為好友派特羅克洛斯的死亡。第二次憤怒是因為好友派特羅克洛斯的死亡。當他聽到好友的死訊後,悲憤的烏雲罩住了他的心靈,偌大的身軀橫倒在地。當他聽到好友的死訊後,悲憤的烏雲罩住了他的心靈 所以他憤怒地回到戰場上,赫克托耳殺死他最珍愛的朋友,是對他的侮辱。所以他憤怒地回到戰場上,在殺死赫克托耳之後,對他的屍體百般淩辱, 此時我們可以看到他有仇必報的性格,非常的率真。此時我們可以看到他有仇必報的性格,非常的率真。 我們從另一方面看,他這是對友人的用情之深,他並非是一個殘暴的人。我們從另​​一方面看,他這是對友人的用情之深,在普裡阿摩斯隻身潛入軍營,要取回赫克托耳的屍體時,老人一番訴說,在阿基裡斯心裡催發了哭念父親的激情。他握著老人的手,輕輕地把他推開;當卓越的阿基琉斯流夠了辛酸的眼淚,慟哭的激情隨之離開了肉體和心靈,他從座椅上起身,握著老人的手,把他扶站起來,看著他灰白的鬚髮,心中泛起了憐憫之情。他想到了自己的老父親,佩服老人的勇氣,感動著老人的愛子之情,所以讓老人帶走了赫克托耳的屍體,並且答應休戰十二天。我們可以看到他人性中溫和、善良、尊重老人的一面,這都是純真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黑格爾說:阿基琉斯是個最年輕的英雄,但是他一方面有年輕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有人的一些其他品質,荷馬借種種不同的情境把他這種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來了。他想到了自己的老父親,佩服老人的勇氣,感動著老人的愛子之情,所以讓老人帶走了赫克托耳的屍體,並且答應休戰十二天。

《伊利亞特》中的阿基裡斯是個悲劇英雄,因為他就是由於自己唯一的一個致命的漏洞讓其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最終被敵人殺死。人生的旅程也是如此,任何一個弱點、任何一個漏洞可能都是致命的,這就是人的悲劇所在。

 

「奧得賽」的主角奧德賽,他不像阿基裡斯那麼英俊和年輕,是一個矮矮胖胖的中年人,在聽眾面前可說是其貌不揚。雖然外表不怎麼樣,但他卻擁有非常好的口才,是名副其實「口若懸河」,這項長才,足以讓觀眾忘了他平凡的容貌。他勇敢、能幹且精力充沛,所以能夠忍受一切的痛苦,他聰明、機智,所以經常能化險為夷。在他整個漂泊的過程中,家一直是他的思想及愛情中心. 而人生的意義在於完成自己的使命後,並想方設法回到自己的家園,完成這個人生之旅。並從新確立自己王的身份,與自己的親人團聚。人生是一次旅程,有來有回才是真正的團圓。

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中國的一句成語:得饒人處且饒人。 現實生活中,競爭日趨激烈。現實生活中,競爭日趨激烈。 成者為王敗者寇。成者為王敗者寇。 如果我們都以阿基琉斯這種仇恨的態度去面對曾經戰勝過我們又被我們擊誇的人,泯滅了人性中的善良,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寬容可言呢?給別人一次機會就是給自己一次機會。給別人一次機會就是給自己一次機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敵人,有的只是對手。而我們,需要對手。在競爭的狀態下,與對手較量,用智慧和能力來征服對方,達到一種雙贏的效果,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戰。

兩千年來,荷馬史詩一直被西方人認為是古代最偉大的史詩。這部史詩長盛不衰的原因在於,作品中引發的許多問題仍然存在著極大的現實意義,諸如上司與下級的矛盾,集體與個人的利益衝突,宿命與抗爭等等,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伊利亞特》通過對神與神、神與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敘寫,還拋出了一個發人深思的哲學命題: 人與人生 对于 人生 ,荷马的定性是短暂苦难 對於 人生 ,荷馬的定性是短暫苦難 在第六卷第137页他借格劳科斯之口对人们说:凡人的生活就如树叶的聚落。是的,也许还未曾经意,它便已飘然而下;与此同时,从人出生一刻开始,便已受到命运的摆布,笼上了死亡的阴影,注定多舛。說:凡人的生活就如樹葉的聚落。是的,也許還未曾經意,它便已飄然而下;與此同時,從人出生一刻開始,便已受到命運的擺佈,籠上了死亡的陰影,注定多舛。

1.人在自然規律、戰爭、宿命面前是渺小的、蒼白的、柔弱的 首先,人类无法摆脱死亡。 首先,人類無法擺脫死亡。,人縱然一時間風華森茂,但終究難逃一死,枯竭衰老,體毀人亡 其次,无论生前如何辉煌,死后也不能延续。 其次,無論生前如何輝煌,死後也不能延續。 在血腥厮杀的战场上,人命如蝼蚁,曾经的勇士倒下了,也不过是一具蓬头垢面的死尸。

2.人的力量隱隱閃光 悲剧不意味着悲观 悲劇不意味著悲觀 人的渺小、苍白和无力是上天注定的,是外界植入我们这个种类的相对静固的因子;但我们动态的行为活动却可以不渺小、不苍白、不柔弱。人的渺小、蒼白和無力是上天注定的,;但我們動態的行為活動卻可以不渺小、不蒼白、不柔弱。 诚然,死亡终会降临、战争碾压了生命、宿命不可抗拒,然而《伊利亚特》中的人物仍在顽强的拼搏,而非消极沉沦,徒任命运摆弄。阿喀琉斯知晓宿命也要一往无前,赫克托耳明知必死也仍义无反顾,英雄们如是,普通的士兵们又何尝不如是?阿喀琉斯知曉宿命也要一往無前,赫克托耳明知必死也仍義無反顧,英雄們如是,普通的士兵們又何嘗不如是? ——“让我们冲上前去,要么为自己争得荣光,要么把他拱手让给敌人”——他们甚至没有名字,但却能视死如归、冲锋陷阵,为的是竭求胜利和光荣。在對上述​​兩點進行認識的過程中,荷馬采用了一種近似欲揚先抑的手法:先向人們展示人生的短暫苦難以及人的固有屬性的渺小、蒼白、柔弱;然後告訴人們越是如此就​​越應奮進不息。 他催励人们把握现实,珍惜当下,倡导人们为荣誉、爱情、友情、责任乃至是物欲的东西而努力拼搏、冲击(尽管不能冲破)命定、实现自我。他催勵人們把握現實,珍惜當下,倡導人們為榮譽、愛情、友情、責任乃至是物慾的東西而努力拼搏、衝擊命定、實現自我。 显然,这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顯然,這具有很強的個體本位意識。 后来,这种意识逐步演化为以复兴古希罗文化为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潮,真正举世闻名的——“人文主义後來,這種意識逐步演化為以復興古希羅文化為旗幟的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潮,真正舉世聞名的——“人文主義(做一個掌握自己命運的人)

 

<名言佳句>




4.         奮鬥在人,成功在天。《伊利亞特》

5.         既然無所事事亦難逃一死,何不奮鬥終生。" 荷馬

6.         我的生命是不能賤賣的,我寧可戰鬥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局,讓顯赫的功勳傳到來世。 ——荷馬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


8.         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如果今天的你還沒有任何目標,那麼明天的清晨,你用什麼理由把自己叫醒呢 ——荷馬 《奧德賽》

 

  作文運用:

面對將來的逆境,我就像荷馬史詩中<伊利亞特>中的阿基里斯,迎接命運的挑戰

 

荷馬史詩中<奧德賽>中提到「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是的,我們要能透過反思,認識自己,實現自我,不要追逐他人的影子,避免隨波逐流,創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這日新月異的競爭中,落地生根,開結果!

 

荷馬史詩中<伊利亞特>阿基里斯的憤怒與殘暴,讓我感觸到得饒人處且饒人。現實生活中,競爭日趨激烈。現實生活中,競爭日趨激烈。成者為王敗者寇。成者為王敗者寇。如果我們都以阿基里斯這種仇恨的態度去面對曾經戰勝過我們又被我們擊誇的人,泯滅了人性中的善良,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寬容可言呢?給別人一次機會就是給自己一次機會。給別人一次機會就是給自己一次機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敵人,有的只是對手。而我們,需要對手。在競爭的狀態下,與對手較量,用智慧和能力來征服對方,達到一種雙贏的效果,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戰。

我聯想到——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的一句話「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如果今天的你還沒有任何目標,那麼明天的清晨,你用什麼理由把自己叫醒呢 ?」是的,人生有限,要好好把握人生,充實自己,拓寬生命的深度與廣度,才不枉來此一遭.

 

閱讀荷馬史詩<奧德賽>中主角尤里西斯的故事,它告訴我親情()是他在於完成自己的使命後,完成這個人生之旅的最終站。與自己的親人團聚、分享成就,才是真正的團圓。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學校不教的事學苑>上課影片與教材!


第一堂課(40分鐘)   教材一      教材二

第二堂(約43分鐘)          教材一      教材二     教材三

***配合名人影片

週六第二堂課(42分鐘)要配合蔡淇華老師演講影片!     教材一

週六班第三堂課影片(26分鐘精華版)     教材一

週六班第四堂課(7/30)影片(約50分鐘)                                      補充教材一
上半場討論<螟蛉心,金門情>感觸,下半場凱哥導讀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與<奧德賽>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主講: 蔡淇華 <打動人心的表達力>2016/07/09

1.主講: 蔡淇華 <打動人心的表達力>

2.自學代言人 史迪爾小姐 林芳如 :(新書22章:站起來的陀螺──史迪爾小姐)
2. 搖擺企鵝 嚴嚴:(中台灣聯合文學獎 散文首獎得主)脊椎斷裂,也要站起來。

3. 品格籃球創辦人 楊德恩: (新書40章:文字有你,才有被看見的能力)16歲決定創業,他曾與林書豪合作,曾與詹姆斯大帝打一對一,他正一步步建立跨國的組織,這個暑假他克服萬難,邀到世界街頭籃球之神The Professor來台合作表演。  他,只是一個大二的學生。
4."大甲免費作文學校"創辦人凱哥老師幽默回應學生的提問!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名人影片(配合青春第二課)

1.賈伯斯
2.木村拓哉
3.尼采(補充:末人是生活於安逸與自滿中,絲毫不懂得由痛苦和孤獨中提升自我的人。尼采主要是藉此譬喻現代人精神層次沉淪的現象。)

4.歐巴馬

5.德雷莎修女         德雷莎修女封聖    德雷莎修女格言

6.戴晨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