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聲音

大自然的:風聲/雨聲/水流聲
1. relaxing soft wind sound  

The Wind in the Trees

沙沙/颯颯/窸窸窣窣/如鬼魅般哭號/獵獵

2.雨聲
朱自清<春>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裡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

3.水聲
潺潺ㄔㄢˊ/淙淙/泠泠
水的聯想       孔子論水     老子論水   
 蘇東坡論水
這在《前赤壁賦》的主客對話、客由悲轉喜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客人因曹操兵敗赤壁而悲,「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像曹操這樣的一代英雄,而今在什麼地方呢?因而客人認為,人生非常渺小,生命非常短暫,「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在客人看來,我們既不在朝廷,又不是地方官員,何必去想政治上的作為和事業上的建樹,「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意思是,像我和你這樣的人在江渚之上打漁砍柴,與魚蝦為伴,同麋鹿交友,駕駛像一片樹葉的小船,端起葫蘆做的酒器互相勸酒。這是多麼愜意的生活啊!蘇東坡不以為然,不同意客人消極的人生觀點和虛無主義思想,正襟危坐地勸誡客人:「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東坡強調了事物的辯證關係,指出無論宇宙還是人生,變與不變都是相對的,從變的角度看,天長地久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從不變的角度看,宇宙萬物固然無窮無盡,人生也是綿延不息,那對長江之無窮乃至天地之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這種「天人合一」的觀點使得比較冷峻的道家思想,在蘇東坡那裡染上了暖暖的色調。正是道家思想和佛學宗教,使得蘇東坡能夠淡泊名利,在人生的疾風暴雨面前自我調適、坦然應對,超然曠達而不怨天尤人。

李小龍: “水哲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