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閱讀測驗:關於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發現,印製於唐朝公元868年的《金剛經》(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木刻字、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雕版印刷
*補充資料
馬禮遜
在印刷書籍的時候,出於成本的考量,馬禮遜捨棄了中國傳統的木刻印刷,開始改用西式的活字印刷。不過,西式活字面對單獨成型的中文漢字卻遭遇了新的困境。英文字母只有26個,只要將這些字母進行拼接,就可以組成不同的單詞。但是,中文卻必須要每個字都進行雕刻,這也就導致鑄造時間和成本都非常高昂。
馬禮遜在深思熟慮之後,仍然願意進行雕刻中文的嘗試。為了能夠迅速普及,馬禮遜還在澳門住宅成立了"馬家英式印刷所",鑄造中文活字,印刷基督教小冊子和介紹知識和新聞的期刊。馬禮遜開創了中文活字印刷的嘗試,同時也為後來者奠定了傳教和印刷事業的基礎。
為了滿足西方的商業利益,早先來華的傳教士必須印刷介紹中國語文字典和風土人情的圖書,以此更方便接近熟識政府官員和有地位的人民。馬禮遜花費了五年的時間來編寫中英字典,並由東印度公司建立專門在澳門建立印刷所進行刊印。為了將中英文合在一起刊刻,印刷者不得不犧牲英文部分,遷就字體較大的中文文字,造成了空間的浪費。

9世紀中葉,倫敦會創立的墨海書館,繼續改進台約爾活字技術,增加活字字模,印書總數呈直線性上漲。作者認為,墨海書館出現之後,西式活字印刷術取代木刻生產中文書的目標,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木刻和西式活字印刷的消長差距,在華人的驚嘆聲中又拉開了一大步"

此後,西方的印刷機進一步在中國普及,讓中國徹底拋棄了傳統的木刻印刷技術。墨海書館首先嘗試使用滾筒印刷機,18478月,英國聖經工會購贈的滾筒印刷機運抵上海,驚人的生產能力讓傳教士意識到機器印刷的威力,也打擊了中國人堅守木刻印刷的信心。

電鍍銅板的出現徹底打敗木刻印刷術
美國長老會所設立的美華書館進一步將機器印刷發揚光大,主任姜別利為配合中文印刷技術還發明了電鍍銅板。電鍍銅板類似於中國的木刻雕版,只不過它比木刻雕板更加便宜,鑄造起來也更為迅速,還能不斷複製。姜別利曾在一封信中自豪的說"我毫不懷疑一段時間後他們將回放棄木刻印刷方法"事實也的確如此,姜別利後來成功西式設備、漢文活字和技術賣給上海道台丁日昌。從丁日昌開始,美華書館的漢文活字陸續有了中國官商、海關與在華外人的顧客。

由此,西式活字終於在與木刻印刷的競爭中超越並取而代之,成為二十世紀中文印刷的主要方法。西式印刷術對中國人讀書習慣最重要的變革,就在於降低了圖書成本,使知識普及範圍空前拓展;其次,是圖書體積縮小,版面趨於簡化,之後又採用洋紙兩面印刷,圖書從此由線裝改為平裝或精裝,直立插架代替了平面存放,書脊朝外並印上書名作者。

西方印刷術發展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自私與分享

學生文章正面
學生文章背面
(洪蘭 〈分享〉)
很多宗教都要人戒貪婪,因為人心永遠沒有滿足的 時候。人的欲望是得到的愈多愈不滿足,釜底抽薪的方 式是戒貪,沒有的不去想,已有的學分享。物質上的享 有是短暫的快樂,只有心靈的充實才會長久。
第一段:說道理,以分享的相反概念點題,不想分享是因為貪心(自私),提出物質上的享 有是短暫的快樂,只有心靈的充實才會長久的觀點
 記得小時候,曾經有一次,我存了一毛錢,用那錢 買了一塊麥芽糖,一心等著我妹妹睡覺以後獨享。好不 容易等到她們都熟睡,我偷偷把糖拿出來吃時,心中有福未同享的罪惡感使嘴裡的糖變得不甜了,只好把糖包起來。第二天拿出來與妹妹們分享,雖然我吃到的少 了,但是心安理得,糖又恢復了甜美的滋味,尤其是得到母親的誇獎,使我一點都沒有後悔少吃了幾口。即使 是山珍海味,也只有在心安時才能嘗出真正的味道。
第二段:說具體故事,有具體動作來產生畫面,讓讀者有參與感且看到畫面,並且透過反差的寫法表現出自私與分享時的不同心境與看法

這件事使我了解為什麼父親每天要我們練毛筆字 時,常要我們寫「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歸真反璞,終身不辱」等字句,這是父親的座右銘, 也是他期望我們養成的生活態度。
第三段:用名言佳句強調做人的態度要知足

「有東西吃要分享,過馬路要牽手,對人要有禮貌,接受恩惠要說謝謝。」這是小時候,父母、老師就教給我們的基本守則,而這也正是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待人接物之道。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記住:有好東西要與人分享,患難時要相互扶持,並常懷感恩之心,那麼他的心靈將會很富足,人生也會愈走愈平穩。 (洪蘭 〈分享〉)第四段:回應主題,回到人的本性,願意分享,心靈才會富足的道理

1.自私的名人故事:周瑜, 愛迪生,江孟之
2.分享的名人:海倫凱勒,莊珠玉女,沈芯菱,杏林子,陳慧潔
3.禮記<大同與小康>/AI機器人所沒有的能力,也就是未來的競爭力!
環保的議題(自私與分享來愛世界)/人的價值在分享而不是自私/自私小則絕交,大則戰爭!/

電流大戰的故事!
愛迪生是婦孺皆知的發明大王,但他沽名釣譽,經常獨霸集體智慧成果;為了一己之利,瘋狂誹謗和打擊同時代天才發明家特斯拉。1884年6月,特斯拉來到美國紐約,進入愛迪生公司本部工作。一個前愛迪生公司雇員寫推薦信給愛迪生本人,信中說:「我認識兩個偉人,一個是你,另一個就是這個小伙子(特斯拉)。」特斯拉開始只是做一些基層工作,但很快就被派去解決一些公司遇到的最困難的問題,他甚至還接受任務,重新設計愛迪生公司的直流發電機。據特斯拉本人講,愛迪生曾對自己說如果他完成了這項任務,將會得到5萬美元(相當於2007年的110萬美元)。但當這項任務完成之後,愛迪生卻說「你不理解美式幽默」。特斯拉並沒有能拿到這筆錢。1888年5月,特斯拉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交流電電動機,它既簡單又靈便,解決了長途送電的問題,極大地降低了用電的費用,深受市民喜愛。愛迪生公司的直流電迅速失去優勢,許多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離開了他,加入特斯拉。愛迪生氣急敗壞,他絞盡腦汁,突然意識到由於人們對電的認識很少,再加上由於用電引發的火災比較頻繁,常常造成混亂,人們對電普遍懷有一種恐懼情緒,於是他決定從人們對電的恐慌情緒著手,摧毀特斯拉。他親自撰寫了一本名為《當心》的小冊子,還在《北美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為《電燈之危險》的文章,把交流電說得極其恐怖,但市民們仍然將信將疑。為了進一步讓市民直觀地感受到交流電的危險,愛迪生決定利用「死亡表演」「教育」民眾。他僱傭小學生們到街上抓小貓小狗等牲畜,殘忍地把他們置於交流電下電死。最可怕的是處決大象。被電擊的大象渾身冒著黑煙,倒地時激起一陣灰塵,大地都在顫抖,仿佛引起了地震。觀眾嚇得驚叫連連,面如土色。愛迪生的雇員趁機宣傳:「交流電可以殺死所有人,無論塊頭有多大!」。當愛迪生晚年時,曾聲稱他犯的最大錯誤是從未尊敬尼古拉·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