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安樂死話題

人去世時的抉擇?
沒有死在走廊?
外國的安樂死(瑞士)
傅達仁
傅達仁1
瑞士直擊傅達仁死亡之屋!將喝藥10分鐘終結生命
傅達仁2
志祺談安樂死
瑞士安樂死費用
下載『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1050314.pdf』填寫!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註記健保IC卡
善終2
-----------------------------------------------------------------------------------------------------
古人談生死
蘭亭集序(王羲之)
春夜宴桃李園序(李白)

比較〈蘭亭集序〉與〈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前赤壁賦

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1  斜槓青年2  斜槓青年3
斜槓青年4  斜槓青年5 斜槓青年6

古代的東西方斜槓青年代表:

01、孔子(體育達人/音樂信徒/養生專家/資深主持人)
 古今第一聖人,孔子,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無論在思想和教育都做出了傑出貢獻。不過孔子也曾做過倉庫小吏、管過牲畜養殖、掌過水利工程等工作,“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但樣樣都幹得出色,用現代的話說是一枚典型的“斜杠青年”了。
 從事過眾多苦力工作的孔子是個典型的山東大漢,“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史記·孔子世家》)。據記載,這個一米九的大個子跑得非常快:“足躡效菟” (《淮南子·主術訓》),靈巧地跑幾步,就能踩到拼命逃竄的野兔子;力氣也大得驚人——“力招城關”(《淮南子·主術訓》),竟能獨自將城門閂門的沉重橫木舉起來,其體魄之強健讓人出乎意料!
 但孔武有力的孔子也有內心柔軟的一面。他熱愛音樂,藝術修養極高,“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述而》),據記載,孔子聽完《韶樂》,孔子很長一段時間都吃不出肉的味道!由此可見孔子對於音樂多麼的癡迷。
 他學琴的態度也無比端正、“專一”,琴師曾三次勸說孔子學習新的曲目,但都被孔子拒絕了,直到揣摩出作曲者是周文王才甘休,對一首曲子尚且如此深入,由此可見,孔子對音樂的執著,非同一斑。
 孔子還十分注重養生,對飲食的要求尤為精細講究。《論語·鄉黨》中說,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主食和肉類不以做得精細為滿足;其次,“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腐敗的食物堅決不吃,顏色或者氣味變了的食物不吃,做的難吃甚至切的不方正的食物不吃,不是正當季的食物不吃,佐料放的不合適了也不吃——這些要求綜合到一起可以說是相當“挑剔”了。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肉吃的再多也不過量,只有酒可以多喝點,但也不會喝醉,極其自律;“沽酒市脯不食”,集市上販賣的酒肉也不吃,一定要吃自家做的食物。怎麼吃、吃什麼,孔子慢條斯理、娓娓道來,著實一位當之無愧的養生專家了。
 不僅如此,孔子還是著名“主持人”,常常主持祭祀。貴族家廟祭祀和平日喪葬時,大家總會想起這位堅持恢復周禮的禮儀界大咖,將他作為主祭或助祭的不二人選,而他也確實有足夠的能力挑大樑——“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史記·孔子世家》)。
 若論對祭祀、喪葬禮儀瞭解之深入、周全,也沒有一個人能出孔子之右,可以說,孔子是當時舉國上下最為資深的業內主持人了。

02、曹操(王牌墨客/文學青年/軍事大將/策劃高手)
 文武雙全的曹操,絕對可算上是一枚優質的“斜杠青年”。從幼時起,曹阿瞞便胸懷鴻鵠之志,書法、文學、軍事……樣樣精通,力求成為人傑。
 在那個手寫即王道的時代,曹操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王牌墨客。史評曹操的書法:“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璨。”(《唐人書評》)他被漢末評論家評為五大“章草大家”之一。
 不僅如此,曹操也非常熱愛文學,將自己的兒子曹丕、曹植也培養成了文學“發燒友”,以“三曹”並稱。作為一代“梟雄”,曹操的智力超群、胸襟廣闊也流露于詩文之間,站在遼闊的大海邊,他便感慨“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渴望人才而不得時,他傾訴惆悵:“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他還是鼎鼎有名的建安文學集團主將和開創者,掀起了當時文學創作的小高潮。
 除了善屬詩文,曹操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軍事大將,他是《孫子兵法》的重要傳本《十一家注孫子》的注家之一;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將十萬袁家軍打得落花流水。
 他的謀略佈局同樣十分過人,可以說是政治場上的策劃高手,世評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最典型的事件便是他巧妙地利用丞相的身份,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統一北方,是三國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03、李白(御用文人/劍客/馴鳥師/煉丹師)
作為一名十分富有的“斜杠青年”,李白的父親是個富商,因此家中有足夠的銀兩支撐李白“不務正業”。不過,在天府之國,富二代雖然遍地都是,但能如李白一般樣樣玩出門道和名氣的人卻沒有第二人。
 李白寫詩,下江陵一路被忠實粉絲請客吃飯,被尊稱為“詩仙”,名揚天下,才氣過人,有幸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聘為御用文人,可惜過於狂娟,讓楊貴妃研磨、高力士脫靴,令玄宗忍無可忍,遂不久便被“賜金放還”。
 李白喝酒,喝到暢快時,“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寫詩時也不忘熱情勸酒:“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李白練劍,雖然沒有被稱為“劍仙”,但也是大唐第一劍客裴旻的高徒,劍術了得,自稱天下第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雖然誇張,卻也是十足豪邁的江湖俠氣。
 人人皆知李白詩劍雙絕,殊不知他還是位馴鳥的高手。《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其“養奇禽千計,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和現在晃著鳥籠子溜達的大爺不同,李白馴養的多為奇禽異鳥,散養在山谷中,召喚一聲,飛鳥便飛到到主人手中爭相取食,“逍遙自在”,一點都不害怕,像極了太白一貫的不拘一格,話說,當時這事兒還一度驚動了當時的綿州刺史,親自登門拜訪見證是否確有其事。
 但同時李白又崇尚老莊,好道術,從少年時代開始,就遍訪名師談論道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一位煉丹大師胡紫陽,受煉丹秘方。還曾帶著自己的“粉絲”杜甫,進深山老林隱居了好幾個月專心煉丹,由此來看,李白是位十分專業的煉丹師啦!
 說了這麼多,其實古代的斜杠青年大有人在,不勝枚舉。
 從眾多古人優秀例子裡不難看出,其實,真正的“斜杠青年”,是一群認真審視生活的人,他們不甘平庸,不斷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不停積累各個面向的經驗,然後,在實現多元價值的同時也獲得財富上的自由。而另外一些人的斜杠,是在瞭解了自我之後,多維度精進成長的結果。而對於認真生活的每個人,最終都可以通過對自身和未知的探索,擁有獨特而精彩的斜杠人生。

04.蘇東坡,最成功的斜槓青年
1057年,二十一歲的蘇軾跟隨父親進京考試,當年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被蘇軾才氣和文章所震動的歐陽修,給出了 「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的評語。1061年,蘇軾參加制科考試,入第三等,皇帝宋仁宗給出了「吾今又為吾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評語。對蘇軾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他贏在了起跑線上。
文學家蘇軾
 作為文學家的蘇軾,詩詞文章樣樣出色。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文章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說到詞,有一日,蘇軾問身邊人自己的詞和柳永的比,誰的更好。那人回答: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棹板,唱『大江東去』。這說明蘇軾的詞自成一派,即後人所說的「豪放派」,能開創流派的,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宗師了。
 書畫家蘇軾
 說到書法,宋代書法家有「蘇、黃、米、蔡」四大家,蘇軾又位列榜首。蘇軾說自己的書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說明蘇軾書法的較隨意,也是對書法的一種創新。蘇軾擅長行書、楷書,《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第一第二行書分別是什麼呢?第一是《蘭亭序》,第二是《祭侄文稿》,作者分別是書法大家王羲之和顏真卿。《黃州寒食詩帖》排名僅次於上面兩位,足以說明蘇軾書法的地位。
美食家蘇軾
 關於蘇東坡的美食,最出名的估計就是東坡肉了,色澤好看、肥而不膩,至今仍然是很多人的最愛。除此以外,還有東坡魚、 東坡羹。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最初讀到這首詩,我以為是寫春天的,現在再看,「正是河豚欲上時」才是重點。沒錯,作為資深美食家,就像《荒野求生》里的貝爺一樣,沒有什麼食材是蘇軾駕馭不了的,有毒的河豚也是他的最愛,真是無愧於美食家的稱號。
 除了美食,還需有美酒,蘇軾嗜酒,也會自己動手釀酒,釀成的酒取名為萬家春,邀朋友一起暢飲。在美食這方面,蘇軾的動手能力絕對是第一。
此外,作為發明家,蘇軾發明了提梁壺、東坡帽;作為建築家,蘇軾修築了杭州美景蘇堤春曉的蘇堤。這樣的蘇軾,絕對堪稱中國古代最成功的斜槓青年。

05.孫中山 服裝設計師/演說家/醫生
 近現代歷史上,孫中山先生在一直被尊稱為「國父」、「革命先行者」。但是很少人知道的是,其實,他也是一位斜槓青年。
 孫中山先生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並被世人稱為中山裝,此後中山裝大為流行,一度成為當時中國男子最喜歡的標準服裝之一。
 06.「不會做蛋糕的舞娘不是金牌歌手」的蔡依林,多次攬獲金曲獎的她,近年爆發出DIY翻糖蛋糕的專業技能!
 07.富蘭克林: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富蘭克林,是位出色的政治家、發明家、出版人、科學家,曾出版《賓夕法尼亞報》(The Pennsylvania Gazette),也發明避雷針、富蘭克林壁爐、導尿管等。他同時是一名作家,曾出版《窮查理年鑑》。

08.達文西 畫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設計師

這位活躍於十五六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橫跨畫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設計師……等行業,也對生物、地質、物理等頗為精通,而且在每個領域都留下了不朽之作,簡直不是普通人類可以想像的!
 9. 槓精開槓,頂級斜槓青年米開朗琪羅
在文藝復興時代,達文西和米開朗琪羅,那是雙峰並起,藝術造詣都很高,所謂是一時之瑜亮。
他們倆最激烈的交鋒發生公元1504年。這一年,達文西52歲,成名已久,剛剛在米蘭感恩聖母院食堂的一面牆上,畫了傳世之作《最後的晚餐》。而米開朗琪羅雖然才29歲,但是因為剛剛完成雕塑作品《大衛》像,掙到了900個弗羅林金幣。這筆錢多大?這麼說吧,比達文西一輩子賺的錢還多。
 10.牛頓:他是物理學家,發表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他也是數學家,發明了微積分。此外,牛頓長期研究光學,促使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

斜槓人生真的適合你嗎?

暢銷書《斜槓青年》作者Susan Kuang,就為這項概念加入了「感性」成分:「斜槓青年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人生價值觀,它的核心不在於多重收入、也不在於多重職業,而在於多元人生。」

其實,「斜槓」絕非現代社會產物,出生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哲學家孔子,就是不折不扣的斜槓代表。

根據《論語》記載,曾有人讚嘆孔子擁有許多才能,簡直是天生聖人(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孔子聽了卻反駁說:「我是因為年輕很貧困,為了謀生,不得不學會做很多小事。」(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從孔子的言談中不難發現,他一點也不以自己曾經的「斜槓」為傲,反而認為真正的人才應該專注在「治國、平天下」這類大事上就好。但許多生在21世紀的年輕人,卻與孔子抱持截然不同的看法:「成為斜槓青年的目的,不是為了擁有額外收入,也不是為了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Susan Kuang說。

「斜槓」之所以蔚為風潮,除了千禧世代主動追求豐富完整人生的期望外,也和外在的經濟環境與就業景氣密切相關。當已開發國家的全職工作數量,因為自動化生產、科技取代人力等因素,逐漸趕不上人口成長時,愈來愈多的勞動人口不得不轉而從事兼職或自由工作。
近年網路科技與共享平台的蓬勃發展,讓「建構工作安全網」或為自己增加「斜槓」變得更為便利。「今天有許多工作,可以在任何地點被完成。當工作任務可以被隨身攜帶,你當然更容易不斷接下新的工作,」阿爾伯爾分析。

不可忽視的風險:收入不穩,工作與休息的界線模糊
在開展斜槓職涯前的幾項必備認知:「從個人興趣或原有專業開發新工作」、「每條斜槓未必投入同等時間」、「初期收入可能不穩定」、「能接受工作與生活融合」、「具有忍受挫折的毅力」。

「千萬別低估原有職務的價值,它可以是斜槓的基礎。」阿爾伯爾分析,除非一個人原本就擁有多項專業或興趣,否則工作累積的知識與人脈,是最容易增加斜槓的資源。

因此,她建議決心展開斜槓職涯的人,評估不同事業中哪些屬於「定錨」(Anchor)、哪些屬於「衛星」(Orbiter),初期不妨先以定錨支撐衛星。例如,Vergil起先就是靠白天的企劃工作,支撐夜間的DJ事業。

阿爾伯爾從小在雙親經營的旅館裡長大,因為看見父母無時無刻都在工作,她大學畢業後立志找份「下班後能把一切拋在腦後的職務」。但當了幾年律師,她反倒不滿意自己工作與休息時,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因此開始嘗試寫作、演講,努力讓「工作」與「生活」更加貼近。

Vergil也是如此,音樂與主持對他的意義絕不只是賺錢,而是讓生活更加完整。

「開啟另一條斜槓的當下,你可能會是現場最笨拙的那個人,」阿爾伯爾直言,一般人即使是接觸與既有工作相關的新專業,多半也需要時間學習上手,但最初的挫折感,往往最容易讓斜槓生涯夭折。例如,荷朵森加入半職業足球隊的第一個賽季,就在關鍵時刻發生離譜失誤,導致球隊失去晉級機會;如果,他因那次烏龍而自我懷疑,日後絕不可能站上世足賽舞台。

儘管為自己增加斜槓的門檻,已隨著科技進展下降,也有愈來愈多人樂意以「斜槓」取代單一身分認同,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走入斜槓世界。
米開朗琪羅——頂級斜槓青年成長史
 米开朗基罗 | 被逼成为斜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