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歐洲四大名著之三 但丁<神曲> 套用在作文當中!


 
 

但丁<神曲>

但丁義大利語: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914日)也就是著名的義大利中世紀詩人[1]。他的史詩神曲》留名後世。他在義大利被稱為至高詩人以及詩人。但丁是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也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願意受制於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藉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兩派重新爭鬥,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斯「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斯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斯,並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斯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1315年,佛羅倫斯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麽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斯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斯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 (不屈服的意志)

但丁在被放逐時,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思的戀人,一個叫貝雅特麗齊(Beatrice)的,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但丁於1321年客死他鄉。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義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作的,也是對文藝復興運動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作品 

神曲》描述但丁在地獄(Inferno)、煉獄 (Purgatorio)及天堂(Paradiso)遊歷的經過,一開始是由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引導,後來是由他的心上人貝緹麗彩引導。

l          但丁寫的《神曲》用了中世紀慣用的夢幻作品的形態,他自己是主翁,寫了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怎麼去漫遊地獄、煉獄和天堂。開首的第一句詩是“在人生旅程的中途”,也就是一三○○年,根據當時的教義和中世紀的習俗,認為人的壽命是七十歲,但丁當時三十五歲,所以他說在“人生旅程的中途”。有一天他突然在一個幽暗的森林裡迷路了,迎面有三頭野獸張牙舞爪地向他撲來,分別是狼、獅子和豹,他於是大聲呼救。這個時候,維吉爾受比阿特麗斯的委託領他走出黑暗的森林,並作為嚮導帶他遊歷地獄和煉獄。  

l          但丁筆下的地獄形似一個上寬下窄的漏斗,共9層。但丁從幽暗的森林走出來,經過一個走廊,一條波濤滾滾陰森恐怖的地獄河,維吉爾和他帶到地獄的第一圈。 

第一圈聚集了一批古代的詩人和哲學家,像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因為他們生活在耶穌誕生之前,所以他們沒有接受宗教的洗禮,他們是異教徒,在地獄的第一圈等待審判。 

下到地獄的第二圈,碰到很多鬼魂,他們生前貪色,死後在這裡接受懲罰,狂風吹著他們撞擊石崖。 

第三圈是貪食的鬼魂,他們站在冰冷的瓢潑大雨中淋著雨接受懲罰。 

第四圈是貪婪的人,一種是吝嗇,一種是揮霍無度,貪婪的兩種形式。這裡的鬼魂抱著大石頭互相撞擊。

第五圈是生前喜歡憤怒的鬼魂,他們淹在一條烏黑發臭的河裡。過了地獄第五圈之後,要從一個城門進去,城門上站了三個女妖,頭上纏著蛇,非常恐怖,她們是復仇女神。進了城,到了第六圈。 

第六圈都是邪教徒,他們生前已經生活在基督誕生之後,但是他們不信基督。對他們的懲罰是在烈火中燃燒,火燒火烤。  

經過一大片斷崖懸壁,到了第七圈,遇到了一批鬼魂,他們生前施行暴力。施行暴力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對別人施行暴力,傷害殺害別人,一種是對自己施加暴力,自殺,還有一種是對自然施加暴力,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破壞生態平衡。這三種施加暴力的鬼魂被浸在沸騰的血湖裡接受懲罰。
 

到了第八圈,生前犯有欺詐罪的鬼魂在這裡接受懲罰。但丁給欺詐罪列舉了十種形態,剛才暴力是三種,而欺詐有十種。有誘姦婦女的,阿諛奉承的,買賣官職的,有以預言為名胡說八道的,有貪官污吏,有偽君子兩面派,有盜賊,還有縱容別人犯罪的,挑撥離間的,還有矇騙造假的。這十種鬼魂都在第八圈,第八圈分十層,分別接受懲罰。比方說,買賣官職的,但丁就把在世的教皇彭尼八世也打進這層地獄接受酷刑,讓他倒栽在一個石洞裡,朝上的兩隻腳都被點了火。經過地獄第八圈以後,有一個非常高而陡峭的絕壁,但丁維吉爾遇到了撒旦。在西方文學裡,撒旦經常出現,是邪惡的象徵,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各種文學作品裡對撒旦的描寫。但丁對撒旦的描寫非常出色,獨出心裁。他描寫的撒旦是一個龐大的怪物,有三個腦袋,一個紅色,一個白色,一個黑色;每一邊有六個手臂,手臂不斷地揮動,刮起狂風,把撒旦所在的湖水吹得結成了冰;它的每根汗毛就像一級階梯,但丁和維吉爾就踏著汗毛往下走。 

在這兒就進入了地獄的最底層第九圈,這一層都是罪大惡極的鬼魂在受刑,一共有三個。一個是出賣耶穌的猶大,另外兩個是謀殺古羅馬皇帝凱撒的叛徒,凱西奧和布魯托。這三個生前犯有叛逆罪的鬼魂就被撒旦用三個嘴巴咬著,這裡也有一幅插圖。 遊歷完地獄以後,維吉爾就帶領但丁到了煉獄。

煉獄共9層。煉獄裡同樣也是生前犯有各種過錯的鬼魂,犯了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財、貪食、貪色,但他們的過錯較地獄的鬼魂輕。地獄的鬼魂永世不得翻身,煉獄裡的鬼魂經過煉獄之火的洗禮有望得到新生,所以煉獄的氛圍和地獄不一樣,整個氣氛顯得比較寧靜、明朗,這裡可以看到大海,天空也是藍的。這些鬼魂接受的刑罰也不一樣,生前犯有驕傲的在這裡,每一個背負著大石頭在烈日下走,壓壓他們的驕氣;比如生前犯嫉妒的,也就是紅眼病吧,在這裡雙眼就被鐵絲縫起來;生前喜歡憤怒發火的,在這裡籠罩在黑煙當中,要發火發不出來。只要他們虔誠地接受懲戒,他們還有希望得到新生。從地獄到煉獄,維吉爾的使命就結束了,只聽仙樂繚繞,一片片的祥雲飄過來,比阿特麗斯出現了,她帶領但丁遊覽天堂,經過九重天,一直到上帝面前,《神曲》結束了。這就是《神曲》的結構。

天堂

這裡是幸福的靈魂的歸宿;他們是行善者、虔誠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學家和神學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眾天使。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見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電光之一閃,迅即消失,於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名言佳句:

l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積極人生】

l          別人後退,我不退;別人前進,我更進。【積極人生】

l          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望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品德與智慧】

l          最聰明的人是最不願浪費時間的人。【把握時光】

l          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林則徐: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l          我們唯一的悲哀是生活於願望之中而沒有希望。【希望、願望】

l          容易發怒,是品格上最為顯著的弱點。【生氣】

l          一個人愈知道時間的價值,愈感覺失時的痛苦呀!【把握時光】

l          通向榮譽的道路上並非鋪滿鮮花。【積極人生】

啟示:

l          在《神曲》三個篇章中,但丁不只強調信仰的重要,並且指引出光明的大道──道德的實踐。《神曲》強調人類必須有信仰的啟示,以理性規範行為,透過身體力行,向上不斷提昇道德和精神境界,不斷超越,直至與最高真理合一,以獲得光明的未來,這才是人存在的最終目的。

l                  但丁事實上是在描繪一個「末世審判」的景象,根本不是單純的旅遊。而他審判的角度包括神話人物、教皇、和現實中人物!這是個太有野心的計畫和構思:你能想像在十三世紀寫一本書把這些人都批判進來嗎?至少我感覺不能。 

l          對他生活和創作最有影響的兩件事。一件事就是他對一位名叫比阿特麗斯的女子的愛。傳說在但丁九歲的時候,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具體說是五月一日,他和一群小朋友玩,見到另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就叫比阿特麗斯。他第一次見到比阿特麗斯心中就油然地萌發出一種異樣的情感,一種愛慕之情。後來,但丁在他的詩集《新生》中曾描寫他九歲時見到比阿特麗斯時的感情:“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之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很微弱的脈搏裡也感覺了震動。”我們可能會感到奇怪,一個九歲的小男孩怎麼會對一個小女孩產生這種愛慕之情呢?應當說,在當時中世紀末期和文藝復興時期,像但丁,像另外的一位寫《十日談》的大作家薄迦丘,大詩人彼特拉克,他們的心目中都有一位愛慕的女子。他們對這些女子的愛並不是一種世俗的愛,而是一種精神的愛,就像基督徒對聖母的虔誠的愛。他們把鍾愛的女子當成崇拜的偶像,這種愛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操,能夠洗滌他們的靈魂,使他們的心智得到一種昇華,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使他們變得更純潔更高尚。但丁就是從九歲時,見到比阿特麗斯第一眼,就產生了這種精神上的強烈的愛慕之情。八年以後,但丁又一次在佛羅倫斯(他的故鄉)街頭,具體說是在阿爾諾河的一座橋邊又一次見到了比阿特麗斯。他的心再次劇烈地跳動,感情再次受到猛烈地衝擊。但丁第二次見到比阿特麗斯。比阿特麗斯穿著淺色的長裙,深褐色的襯衣,手上拿著一枝美麗的玫瑰花。第二次見到比阿特麗斯,但丁一下驚呆了,都不知道怎樣開口,她給他留下了一種震撼心靈的印象。後來,比阿特麗斯嫁了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但丁感到非常悲哀,很長時間,但丁不能靜下心來讀書和寫作,但後來他終於明白,這樣下去他只會更消沉,沉迷於對比阿特麗斯的懷念和悲哀,他感到要振作起來,決定開始認真寫作。他要從感情的世界跳躍到哲學的世界,他要去探索人性完善的道路,他要把自己創作的成果作為奉獻給他鍾愛的女子比阿特麗斯的禮物。所以他開始寫作《神曲》。如果沒有他對比阿特麗斯的愛,這種愛使他的精神得到昇華,使他的情操得到陶冶,沒有比阿特麗斯的愛對他的刺激,使他決心走上探索個性和義大利復興和完善的道路,他是不可能寫出《神曲》的。

l          另外一件對但丁的生活和創作有影響的事情就是:他的一生自始至終是迎著時代的風暴,用他的筆去進行戰鬥。佛羅倫斯最早建立了共和政權,但丁始終為維護佛羅倫斯的共和政權而鬥爭,因此也得罪了教皇。當時在義大利,教權淩駕於皇權之上,皇帝加冕要得到教皇的批准。他得罪了當時教皇彭尼八世。他有次外出,教皇就唆使人對但丁進行審判,判了但丁徒刑和罰金,而且要他自己認錯才可以回到佛羅倫斯。但丁很硬氣,堅決不肯懺悔認罪,教皇又唆使人第二次對但丁進行缺席審判,判處但丁死刑,永遠不准回佛羅倫斯。從此但丁就開始了將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從義大利的一個城邦到另一個城邦,投靠郡主,得到他們的庇護,才能夠繼續寫作《神曲》。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但丁後來在《神曲》裡用這樣兩句詩來形容:“登別人的樓梯多麼艱難,吃別人家的麵包多麼辛酸。”表現了他當時漂泊不定的生活。正是這樣將近二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但丁更深刻直接地接觸瞭解了義大利動盪的現實,對義大利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了真切直接的瞭解。他把這些認識都傾注到了他的作品《神曲》中。 

l          我們看到這裡,可以感覺到《神曲》講的好像是很抽象的、虛無縹緲的事情,在地獄、煉獄與天堂裡的遊歷好像距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仔細閱讀就感到不儘然。《神曲》有強烈的現實性與時代性,他描寫的東西對我們並不遙遠、陌生。在地獄與煉獄裡,他描寫的人間的種種醜惡、邪惡,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都可以遇到,而且是屢見不鮮,像貪色、荒淫無恥、公款吃喝、嫉妒、欺詐、買賣官職、唆使人犯罪、造假、兩面派、阿諛奉承、叛逆等等。這些醜惡現象,現實中仍有,儘管時間過去了七百多年,《神曲》裡的這些人物好像並不是中世紀的人物,而就是我們周圍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人物。 

l          《神曲》裡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但丁的人文主義思想,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對教權至上的批判,對以神為本的批判,對教會的批判,對禁欲主義的批判,對蒙昧主義的批判,他對知識美德的歌頌,他對世人參與現實生活、投身現實生活的鼓勵,這些都是人文主義的表現。 

l          那麼現在我來講一點,可能大家看評論但丁的文章裡面接觸得比較少,就是但丁提出的“自由意志說”。但丁說,人受到上帝的種種恩賜,但是上帝對人最大的恩賜是什麼呢?上帝對人的最大恩賜是賦予人自由意志。但丁是這麼來闡明這個思想的,人究其本性來講,有各種各樣的願望,各種各樣的追求,各種各樣的愛。但丁認為這些都是自然的,是人的本性的表現,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上帝賦予了人自由意志,人有了這個自由意志,可用這個自由意志或者說理性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調節自己的願望。 

l          那麼那些在地獄、煉獄裡接受懲罰的鬼魂,就是在生前沒有運用上帝賜予的自由意志或者說理性來約束調節自己的願望與行為,所以犯下了種種罪孽。而人要主宰自己的命運,要以人為本,就是要能夠掌握自由意志,掌握理性調節自己。而這一點,我覺得講得很好,人是可以主宰自己的,既不是聽命於上帝,這是宿命論,或者是要把希望寄託于未來,不是說人對自己的本能本性無能為力,而是可以主宰自己。 

l          比方說剛才我們聽的這段裡有兩句名詩,“人生來不是為了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是應當追求美德和知識。”比方說,但丁描寫的在地獄的門口的兩行詩,“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

l          同樣在但丁的《地獄》裡有這樣兩句詩:“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這對於我們來講也可以作為一個人生的格言,當我們做某一件事,你認為正確的時候,而遇到種種流言蜚語,種種輿論的偏見,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想想但丁的格言。 

實用作文:

◎我聯想到——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但丁在《神曲》的一句話「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是的,人不能毫無目標的活著,那就枉稱為人了,人生有限,要好好把握人生,充實自己對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也要拓寬美德的尺度與溫度,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但丁說:別人後退,我不退;別人前進,我更進。;中國至聖先師孔子說: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的,唯有透過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充實自己對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也要拓寬美德的尺度與溫度,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但丁因為政治流放成就了世界名作<神曲>一書令人傳頌七百年;北宋豪放派詞人蘇東坡因為貶謫而成就了詩詞書畫的偉大創作,將逆境人生的豁達哲學發揮到淋漓盡致。

 

◎透過但丁<神曲>中地獄、煉獄及天堂的認識,我學會人要去除貪、嗔、癡的桎梏,才能成為自由意志的人,最後到達九重天獲得新生;讀過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我體悟到人要懂得轉念甚至能跟挫折和平共處,如此才會成為一個能夠主宰自我命運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