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第五堂:關於偏見

第五堂:關於偏見
毛澤東的偏見
歐巴馬回應現場抗議者 經典!必看!
歐巴馬的一生
黃春明精簡版
黃春明完整版
兒子的大玩偶完整版
傲慢與偏見影片
傲慢與偏見PPT

張懸挺修民法:不能讓偏見因法律有力量

韓「蘭花說」惹爭議 非裔演員:聽起來不是滋味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諫逐客書    李斯
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
名句賞析】細微的東西和更渺小的東西相比具有大的屬性,人們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廣闊的宇宙相比就顯得很小;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縱即逝的生命相比卻是長壽,而彭祖的百歲卻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天地和我同時生存,萬物和我共為一體。
莊子認為大小、壽夭、彼此的差別只是相對的,他否認相對而言的大小、壽夭、彼此之中有絕對,有本質的差別。最後,莊子得出了萬物之間、萬物與人都是沒有差別的,用相對主義消融了事物間的差異。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莊子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譯:幹活搶重的,有差錯主動承當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於別人多原諒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尤。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譯:講事實,不平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率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便,不逝世板;凡事不以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集思廣益,共同完成任務。

「愚人以偏見取代邏輯。」伏爾泰 (思想家)
伏爾泰 (1694-1778) 是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父」,以捍衛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聞名。他是位元多產的作家,作品包括詩、小說、戲劇、論文、歷史及科學著作,影響後來的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看出了他生活的那個時代(當然也可上溯到人類的起始時期)人們在認識上的巨大問題,他歸結為四大假相:種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場假相、劇場假相。
“種族假相”大致是說人類以自身為尺度,不按思維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事物,這樣必然會歪曲事物的真相。
“洞穴假相”說的是為個體所特有而非全體所共有的一種偏見。我們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有異,各自的個性與偏愛有別,如果將這些特殊性滲入到事物之中,其結果勢必會歪曲事物的真相。
在中國來說,儒家、道家、佛家各說一套,在不同的人群中都受到一定的認可,也受到一定的排斥,這可以說是由於洞穴假相而造成的。
“市場假相”指的是人們在交往中由於語言使用不當而造成的思想混亂和偏見。
“劇場假相”指的由於盲目崇拜權威、迷信傳統的哲學體系所造成的錯誤思想和偏見。培根說,時間是“一切權威的著作家”,“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並不是權威的女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