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女權文選

 


張李德和與陳澄波曾為師生關係,可能是在嘉義公學校結下的緣分。之後,在畫壇屢創佳績的陳澄波亦為琳瑯山閣的常客,從現存的數張照片中皆能看到他在逸園的身影。愛才惜才的張李德和更於1934年典當金飾,資助陳澄波前往東京參加帝展;陳澄波也不負眾望,在當年的帝展與臺展中脫穎而出。二人亦師亦友的深刻情誼體現在影像、畫作、詩詞與史料上,讓我們看見昔日嘉義藝壇輝煌且暖心的一頁。只可惜,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喪失了性命

琳瑯女子張李德和 雲嘉平原奇女子(台語版)

【課本沒教的:】新課綱的張李德和到底要怎麼教?讓你看看文化資本的厲害!

〈畫菊自序〉原文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竟成者也。
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余因停機教子之餘,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鳩拙云爾。
〈畫菊自序〉翻譯 人是萬物裡頭最有靈性智慧的,而人的志向也有萬種差異。要學琴或學詩,都是看他個人的喜好,擅長書法或繪畫,也是各有自己的專長,因此詩仙李白出口即是美如珠玉的文詞,更成為詩學的源頭,而蔡文姬也寫下節奏分明的《胡茄十八拍》,這些都是沒有浪費自己的才能,有志向於此,而終能有所成就。 書法的柔美或剛健是無法輕易掌握的,而詩詞的對仗也不是簡單的工夫。我在家務與帶小孩的空閒,還有協助丈夫事業的空檔,因為私下羨慕管道昇的繪畫技術能讓紙上花木栩栩如生,因此試著就陶淵明的菊花這主題,來創作一些圖畫。想追求菊花不易凋萎且能散播芬芳的特質,又愛其柔中帶剛,眾人仰慕的氣節,居然就這樣任意塗鴉作畫,真是搞不清楚自己有多笨拙啊!



蔡旨禪(1900—1958),名罔甘,字旨禪,道號明慧。澎湖馬公長安里人,其父本是湖西鼎灣村人,從事製作、販售醬菜工作。
澎湖第一位女塾師,曾先後於澎湖、彰化、臺中 霧峰及新竹等地任教,並赴廈門美術專科學校精進畫藝。終生未嫁,致力於教育並潛心修行。蔡旨禪擅長詩文、書法、繪畫,成立閨秀詩社,積極參與詩社徵詩比賽及美術展覽會,常於創作中展現自我期許與性別意識,才華洋溢,被譽為「澎湖第一才女」。其人生經歷與詩畫創作,皆跳脫傳統性別觀念。詩、畫不僅是其志向興趣,更是她用以執教,而達到經濟獨立、自力奉養父母之道。在彰化授課時更將書館取名為「平權軒」,希冀在才思成就上能實踐男女平權。有旨禪詩畫集傳世。

從小就安靜沈穩的蔡旨禪九歲就決心皈依佛門,立下終生不婚的誓言,旨禪是她自取的字號,表明自己一生修行的心志。從小就不同於眾人的蔡旨禪在1923年拜入前清秀才陳錫如門下學習詩藝,隔年便以〈澎湖文石〉一詩在西瀛詩社的徵詩中拔得頭籌。透過優秀的詩文展露頭角,蔡旨禪的作品開始被刊登上《臺南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等版面,也逐漸在文人雅士中受到矚目。拜師求學並沒有讓蔡旨禪滿足,當廣大的女性還在家裡燒飯洗衣、侍奉丈夫孩子時,蔡旨禪老早就知道自己絕不要走上這條路。沒有家世牽絆,渴望獨立營生的她開始開張授課,成為澎湖第一位女漢學先生。邊求學邊教書的生活中,蔡旨禪創作不斷,優秀的作品為她帶來了越來越高的知名度,也成為她到台灣本島發展的主因。在文壇中亮眼的表現加上在教學上建立起的口碑,蔡旨禪的名聲從澎湖傳回本島,她先是受聘到彰化教授漢文,接著又受到林獻堂的青睞,因此聘請她到霧峰林家教授女眷漢文。

(蔡旨禪:右三 擔任霧峰林家家教老師:左三為林獻堂夫人楊水心)

 楊水心(1882-1957,彰化人,楊晏然長女)曾受過私塾教育,17歲與當時18歲的林獻堂結婚,後生攀龍、猶龍、關關、雲龍,作為林獻堂賢內助,她在羅太夫人過世後,即成為霧峰林家的中心人物。她心性仁厚,恤貧濟困,不佞佛,喜歡吸收新文化。日治時期,曾參與愛國婦人會及臺中婦女親睦會等婦女團體,並積極參與一新會的各類活動,和當時其他傳統女性比較起來,顯現較為活潑的特質。

水心有寫日記的習慣,卻不一定每日均有記載。使用的文字主要是臺灣長老教會通行的羅馬白話字及漢文,呈現了臺灣文化的多元性。

《澎湖文石》蔡旨禪

生成五彩大文章,僻島何來此石良?
疑是女禍曾煉過,補天剩棄水中央。
堪誇島嶼若崑岡,特產無殊璞玉良。
大器一經琢磨就,好同瑚璉共爭光。

詩文賞析:

首聯:生成五彩大文章,僻島何來此石良?

開篇氣勢磅礡,「五彩大文章」既指文石的天然紋理,也暗喻天地造化之神奇。「僻島」指澎湖,偏遠而海中孤立,卻出產奇石,令人驚異。

頷聯:疑是女禍曾煉過,補天剩棄水中央。

這聯妙用了神話典故!「女禍」即「女媧」,傳說中用五色石補天,這裡詩人聯想文石可能是補天後遺落的神石,被遺棄於「水中央」——澎湖。奇石之美,宛如天物。

頸聯:堪誇島嶼若崑岡,特產無殊璞玉良。

這裡進一步把澎湖比作「崑岡」——傳說中產美玉之地,強調文石的價值不遜於真正的玉石,是值得誇耀的寶藏。

尾聯:大器一經琢磨就,好同瑚璉共爭光。

結尾則有點出「潛力與工藝」之意,文石雖是原石,經琢磨後可與「瑚璉」(古代珍貴祭器)爭光,象徵其文化價值與藝術潛能。


整體來說,這首詩不僅頌揚了澎湖文石之美,還融合了地理、神話、文化、工藝,既古典又富創意。

誓 志其二

聽志弱是釵裙

發憤攻書期出群。

不怕養親惟白手

終身計也舌耕耘 

:憎惡、嫌棄。志弱:無法胸懷大志。釵裙:本指女性頭上所戴的首飾及裙子,此借指為女性。釵,音ㄔㄞ,舊時婦女頭上所戴的首飾,多以金玉製成。攻書:努力讀書。攻,鑽研、致力。惟白手:只靠我的雙手,此指不依賴他人。惟,通「唯」。只、僅。:謀劃、打算。舌耕耘:用口舌付出心力,此指講課、從事教職

蔡旨禪〈自勵〉:
為報今生父母恩,年華二八守清門。菩提有樹堪成果,明鏡無塵莫拭痕。禪味尋來通道味,菜根咬盡見靈根。撫躬自信玉壺裡,一片冰心可久存。

恆春調/王綉娟吟




作者:黃金川

<女學生> 

詎甘繡閣久埋頭1,負笈2京師萬里遊。雌伏胸愁無點墨3,雄飛4跡可遍寰球。

書深莫被文明誤5,學苦須從哲理求6。安得7女權平等日,漫將天賦付東流。

【注釋】

1. 詎甘繡閣久埋頭:哪裡甘願在女子的閨房裡埋頭深鎖呢?

2. 負笈:原指背著書箱,引申為外出求學。

3. 雌伏胸愁無點墨:雌伏,屈居人下,無所作為。指女性擔心自己胸中沒有一點墨水,不識字,無法與男性競爭。

4. 雄飛:奮發有為。

5. 書深莫被文明誤:文明是文化的表徵,相對於野蠻與未開化,通常指向較物質層面,如農業、文字、城市等。此句為學海無涯,不要被那日常實用之學給限制住。

6. 學苦須從哲理求: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具指引作用。

7. 安得: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

詎甘繡閣久埋頭,負笈京師萬里遊。」「繡閣」是指女子的居室裝飾華麗如繡,也代表女子的閨房。作者自問:哪會甘願在女子的閨房裡埋頭深鎖做女紅呢?出發吧!揹起書箱到「京師」萬里遊。

「雌伏胸愁無點墨,雄飛跡可遍寰球。」

作者借此自勉,身為女性不要沒信心,不要被刻板印象框住,而自認是胸無半點墨的女生。她認為只要「雄飛」,也就是發奮圖強,則每個人都「跡可遍寰球」

「書深莫被文明誤,學苦須從哲理求。」

「書深莫被文明誤」,認為深奧的經典古籍,不要以現代的「文明」角度解讀;而是必須立足於經典及其作者所處的年代領悟,方不致於誤解經典的真實義理。

「學苦須從哲理求」,此「學苦」應是倒裝句,表示認真學習;自勉要脚踏實地從宇宙人生的哲理中尋找方向與答案,不要人云亦云而被文明所誤導。

「安得女權平等日,漫將天賦付東流。」「安得」二字表示如何能得、怎能得,也有「不可得」的意思,於此聯應做「不可得」解釋較符合詩的意象。

他有滿懷的理想抱負想要隨心所欲恣意揮灑,但却等不到男女平等的機運。所以,她心中感到無限的失望與惆悵,乃至絕望地形容只能將自己的天賦與才華,付之東流水。

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





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謝雪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