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現代詩選    向陽/白萩

 小站   向陽

▎題解

  本詩選自十行集,為十行詩。十行詩,是向陽取法古典詩歌形式而開創的新詩體裁,每首詩分為兩節,每節五行。全篇描寫乘車途經小站,而觸發鄉愁的心緒。

  本詩為一首思鄉詩,第一節追憶去年秋天故鄉所見,第二節寫今春異地之景,透過今昔畫面的對比,呈現彼時居鄉而此時漂泊的不同處境,表達遊子的心境變化。詩中化用「小站」供人短暫停駐、隨即繼續旅程的概念,結合車窗之景與遊子形象,勾勒出思鄉之情,同時抒發人生如逆旅之感。

 

 

▎作者

向陽

名號 本名林淇

籍貫 南投縣鹿谷鄉

  民國四十四年

 

  向陽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日文系,為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曾任時報周刊主編、自立報系總編輯、副社長兼總主筆,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向陽國中時受離騷啟蒙,投入新詩創作。青年時開創了「十行詩」體,並嘗試使用南語寫詩,建立獨樹一格的詩風。其詩語言凝鍊,平易真誠,於抒情中融入對現實的思索,展現對鄉土的關懷。向陽除了詩以外,旁及散文、兒童文學及社會評論。曾獲國家文藝獎、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榮譽作家殊榮等。著有詩集十行集四季向陽詩選向陽台語詩選,散文集暗中流動的符碼臉書帖等,評論集迎向眾聲等。

 

▎課文

 彷彿還是去年秋天

  被雨打溼了金黃羽翼1

  故鄉的銀杏2林下,那朵

  畏縮地站在一抹陰翳3蒼茫中

  鮮紅的,小花?

 

 透過今春異地4黃昏的車窗

  望去:一隻鷺鷥

    舞動著灰白的雙翅

     在緋5麗的晚雲裡,翩翩

  飛逸!

 

 

▎注釋

1金黃羽翼 形容銀杏的葉子。銀杏葉為扇形,呈二分裂或全緣,狀似羽翼,至秋季顏色轉黃。

2銀杏 植物名,落葉喬木,種子狀似杏子,稱為白果,可食用。

3陰翳 陰影。翳,音ˋ,遮蔽物。

4異地 異鄉。

5 音ㄈㄟ,紅色。

 

 

▎課文賞析

  本詩為一首思鄉詩,透過兩個畫面的描繪,呈現詩人從「離鄉」到「望鄉」的心情轉變。全詩在語言及意象經營上,有以下特色:

一、十行詩體,前虛後實:本詩分為兩節,第一節追憶過去故鄉所見,以虛筆寫出過往回憶;第二節則寫眼前所見,以實筆描繪今春異地之景。兩節情境前後映照,在畫面交融中,表達出深切的鄉愁。

二、善用對比,今昔相映:詩透過今昔畫面對舉,使色彩與意象互相照應。在時空上,以去年秋天的家鄉對應今春異地;在色彩上,以陰翳雨景對比緋麗晚雲;在心態上,詩人藉「小花」與「鷺鷥」的形象,展現由畏縮到飛逸的心境變化。

三、自然物象,寄託鄉愁:詩人以「銀杏林」象徵故鄉,以「鮮紅的小花」象徵過往的自己。回憶中銀杏林籠罩在雨幕下,而小花畏縮地站在銀杏林的庇護下,暗示遊子離鄉時的忐忑茫然;「鮮紅」暗示他正值青春,富含拚搏理想的生命力。「翩翩飛逸的鷺鷥」則勾勒遊子不停前行的形象,「緋麗的晚雲」象徵理想,暗示遊子雖心繫故鄉,但仍要繼續展翅,追逐理想。思鄉而不能歸,且必須奮發向前的矛盾,就在精練的詩句中,透顯而出。

  全詩雖未出現詩題「小站」,然而透過畫面及時空的切換,卻宛若站與站的流轉,暗示人生階段的變化。遊子由一個「小站」奔赴到另一個「小站」,這些小小的站點,也許是具體的目的地,也可能是抽象的心靈成長,在短暫停留後,終須持續前行,向下一個小站邁去。


   白萩

▎題解

  本詩選自(ㄑㄧㄡ)詩選,為作者適逢事業低潮時,望見窗外飛雁引起感動而寫成。作者藉描述雁的不斷飛行,投射自身境況及意志,強調在追逐理想的過程中,即使有諸多阻礙,仍要無畏無懼、堅持不懈地追索。

  全詩象徵完整,意象精準,以「雁」喻人,以「地平線」象徵目標,以「天空」、「雲翳」象徵未知的前程與沿途遭遇的艱難,語言簡明而意韻深遠,於淡淡的悲劇色彩中透顯出堅忍的精神。

 

▎作者

白萩

名號 本名何錦榮

籍貫 臺中市

  昭和十二年(民國二十六年)

  民國一一二年,年八十七

 

  白萩畢業於臺中商職(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附設高商),後從事廣告設計工作。他十六歲開始發表新詩,高二以羅盤一詩榮獲中國文藝學會新詩獎,引起詩壇關注,成名後活躍於臺灣四大詩社。最初以藍星週刊為發表園地,受主編(ㄑㄧㄣˊ)子豪賞識,後參加紀弦創立的現代派,又於民國四十八年擔任創世紀詩刊的編輯委員,民國五十三年與詩友創組笠詩社

  白萩寫詩頗富實驗精神,曾創作圖像詩,使詩富有繪畫性。早期風格浪漫,多個人抒懷;後期轉為內斂,以淺顯口語展現生命思索與現實關懷。曾獲吳三連文學獎。著有詩集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白萩詩選等,評論集現代詩散論

 

▎課文

 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

  在無邊際的天空

  地平線1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逗2著我們

  活著。不斷地追逐

  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

 

 天空還是我們祖先飛過的天空

  廣大虛無如一句不變的叮嚀

  我們還是如祖先的翅膀。鼓3在風上

  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4

 

 在黑色的大地與

  奧藍5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

  前途祇是一條地平線

  逗引著我們

  我們將緩緩地在追逐中死去,死去如

  夕陽不知覺的冷去。仍然要飛行

  繼續懸空在無際涯的中間孤獨如風中的一葉

 

 而冷冷的雲翳6

  冷冷地注視著我們。

 

 

▎注釋

1地平線 向水平的方向望去,大海或陸地與天空相接處形成的橫線。

2引逗 招引、挑逗。第三節的「逗引」義同。

3 振動,此指鳥類拍動翅膀。

4魘夢 惡夢。魘,音ㄧㄢˇ

5奧藍 深藍。奧,深。

6雲翳 陰暗的雲層。

  

▎課文賞析

  雁是候鳥,須隨季節變化長途飛行,作者擷取這個特性,運用擬人法,藉雁群的飛行映照人生。

  第一節開啟飛行輿(ㄩˊ)圖,以「天空」、「地平線」創造雁朝向地平線前進,而地平線隨之愈縮愈遠的動態感,點出現實與目標距離之遙、實踐之難。第二節以「我們還是如祖先的翅膀。鼓在風上」譜出綿亙千古的時間軌道,彷若能看見今昔雁群的身影交疊著劃過天際,說明飛行乃世代共同的命運。第三節以「我們將緩緩地在追逐中死去」與「仍然要飛行」對比,明知生命可能在途中凋零仍飛行不止,展現不屈的意志;「在黑色的大地與/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前途祇是一條地平線」寫出未知終期的空茫孤寂。最後一節倏地轉為側寫視角,以雲翳「冷冷地注視」旁觀「我們」的持續追求,透露現實的無情。

  全詩以雁喻人,象徵結構完整,如「雁」象徵人的存在,「飛行」象徵人的追求,「地平線」象徵理想、目標,「天空」和「雲翳」象徵未知的前途與過程中的阻礙。而每節末句近似呢喃的低語,道出追求過程中的心緒:也許患得患失,如:「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或者陷入與意志拉扯的循環,如:「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又可能如:「繼續懸空在無際涯的中間孤獨如風中的一葉」感到寂寞無依。

  全詩緊扣「活著。不斷地追逐」的主旨,語言簡白而意象鮮明。透過「仍然」、「不斷」、「還是」、「繼續」等近義詞,似自我勉勵,又似在為人類永無止盡的追求的命運而唏噓,讀來沉鬱悲壯,意境高遠。



一、單選題:

P(  )1.下列「 」中的讀音,完全相同的是: (A)不「翼」而飛/滿懷希「冀」 (B)不「畏」強敵/「偎」香倚玉 (C)地層下「陷」/「埳」井之蛙 (D)明星「緋」聞/霪雨「霏」霏

P(  )2.下列「 」中的詞語,可用後者替換的為: (A)畏縮地站在一抹陰翳「蒼茫」中/蒼涼 (B)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夢寐 (C)冷冷地「注視」著我們/凝視 (D)「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古奧

(  )3.閱讀下文,判斷缺空處依序適合填入的詞語是:

  當太陽再升起,所有的杜鵑萎身謝禮,化成聲聲的□□,喚你不如,不如歸去,你仰首看著今日的天空,似乎和昨日並無差別:你舒開手中的書卷,一樣的道理,一樣的鉛字,而你的殿堂已是□□,你的愛情已成往事。(簡媜《水問》)

(A)青鳥/前塵 (B)杜宇/花園 (C)青鳥/花園 (D)杜宇/前塵

(  )4.下列文句「 」內的成語,運用恰當的選項為: (A)這張大雁素描畫得維妙維肖,頗有「呼之欲出」之勢 (B)西施有「魚沉雁杳」之姿,閉月羞花之容,實為一絕世美女 (C)儘管夢想是那麼「迫不及待」,但卻是促使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 (D)妻子意外喪生,親人們莫不予以「雁行折翼」的老孔精神上的安慰

(  )5.〈小站〉:「彷彿還是去年秋天/被雨打溼了金黃羽翼的/故鄉的銀杏林下」,詩中藉「銀杏」寄託鄉愁。下列詩作「 」中的植物,也寄託此一情懷者為: (A)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B)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C)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D)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P(  )6.關於〈小站〉一詩的寫作手法,分析正確的是: (A)利用類疊與排比,使詩句讀來有迴環反覆的節奏感 (B)詩分兩小節,結構勻稱,顯現現代詩的形式美 (C)全詩藉由虛實對比的畫面描寫,呈現客居異鄉的孤獨 (D)全詩以銀杏林景色為線索,字裡行間流洩著歡欣與感傷


P(  ) 7.〈小站〉一詩透過句式、意象、視角的變化深化思鄉意緒。請根據右圖,選出解讀正確的選項:


(A)將「小花」置於一行末端,勾勒出「先行者必然是孤獨者」的自我形象 (B)第一節運用詩句層疊復沓的視覺效果,給人一望無際的遼闊感受 (C)第二節以高低錯落的方式排列詩句,營造車窗外景物變換的效果 (D)壓低「舞動著灰白的雙翅」、「在緋麗的晚雲裡,翩翩」,並將「飛逸」二字提高,展現鷺鷥拔地飛升的姿態

P(  )8.閱讀下詩,判斷詩中反覆出現「仍然」、「還是」的用意為:

  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在無邊際的天空/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逗著我們/活著。不斷地追逐/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天空還是我們祖先飛過的天空/廣大虛無如一句不變的叮嚀/我們還是如祖先的翅膀。鼓在風上/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

(A)呈現離鄉到望鄉的心情轉變 (B)描繪飛行時的景色變化 (C)強化無盡追尋的宿命感 (D)強調孤單一人的寂寞感

P(  )9.下列關於〈雁〉一詩的文句,最能凸顯出「明知不可而為之」精神的是: (A)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逗著我們/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 (B)我們將緩緩地在追逐中死去,死去如/夕陽不知覺的冷去。仍然要飛行 (C)在黑色的大地與/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 (D)而冷冷的雲翳/冷冷地注視著我們

P(  )10.〈雁〉:「而冷冷的雲翳/冷冷地注視著我們。」關於此段詩句,最適當的說明是: (A)將雲朵擬人化,營造懸疑詭譎的氣氛 (B)以「冷冷的雲翳」將鏡頭拉遠,呈現雁群在蒼茫的天地間努力飛行的景象 (C)以雲朵的第一人稱視角來描繪對於雁群的觀察 (D)以「雲翳」暗示最終將撥雲見日的希望

P(  )11.〈雁〉一詩中,最能看出「肯定存在意義」的詩句是: (A)天空還是我們祖先飛過的天空 (B)繼續懸空在無際涯的中間孤獨如風中的一葉 (C)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 (D)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

P(  )12.「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一句,「接近」和「遠離」詞意相反,形成互相對照的關係。下列也有此種互相對照關係的文句是: (A)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B)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C)霧愈聚愈濃就濃成了陣雨 (D)小銅錢似的/叮噹的誓言

(  )13.以下是一段拆散的文字,請依文意選出排序正確的選項:

  很久了,我沒有寫詩 ()這不是因為被寂寞塵封了絃琴,()我正熱戀著/這風景畫一樣美麗的,()而是像熱戀著一個美麗多情的少女,()也不是被憂鬱麻痺了知覺, 美麗的童話一樣美麗的島。(楊喚〈詩簡〉)

(A)乙丙丁甲 (B)丁丙甲乙 (C)甲丁丙乙 (D)丙乙甲丁

閱讀下列文字後,回答14.15.題。

  餘暉已緩緩將布坊的流漿染成/一片驚心,閣樓上許多機杼/碌碌織著窗頭喑啞的斜陽/水聲潺潺,前年夏天/雀鳥在簷下走失且忘記窗的招喚//自從去冬下廚總記得用雪花/當做調味的鹽巴,每道菜/都標出鞋的里程與風的級數/枯葉打今秋便簌簌地落下/或者花仍要到明春方纔綻放(向陽〈未歸〉)

P(  )14.根據上詩,下列說明正確的是: (A)旨在表達遊子離鄉數載,卻只得繼續流浪的無奈 (B)藉由景物的描繪影射心境,而非直接抒發感情 (C)詩中多以夢境和潛意識的世界構成,可推知深受「橫的移植」詩論影響 (D)以「走失的雀鳥」暗指滿心思念遊子的主人翁

P(  )15.關於本詩的詩句解讀,敘述正確的是: (A)「餘暉」、「喑啞的斜陽」等黃昏意象,皆暗示等待遊子歸來的主人翁已屆暮年 (B)「用雪花/當做調味的鹽巴」流露恬淡自適的情懷 (C)「每道菜/都標出鞋的里程與風的級數」表示遊子以獨特的思想及行動,展現其自信及獨傲 (D)「枯葉打今秋便簌簌地落下/或者花仍要到明春方纔綻放」表示對於未來仍然懷抱希望

二、多選題(共40分,每題4分)

P(  )16.下列「 」中的字形,完全相同的是: (A)沉「ㄩˋ」悲壯/抑「ㄩˋ」寡歡 (B)說學「ㄉㄡˋ」唱/負氣「ㄉㄡˋ」狠 (C)鳴金擊「ㄍㄨˇ」/暮「ㄍㄨˇ」晨鐘 (D)鋒芒內「ㄌㄧㄢˋ」/「ㄌㄧㄢˋ」財 (E)沉魚落「ㄧㄢˋ」/「ㄧㄢˋ」雀之志

P(  )17.閱讀下列〈小站〉一詩中的文字,解讀正確的選項是:

  透過今春異地黃昏的車窗/望去:一隻鷺鷥/舞動著灰白的雙翅/在緋麗的晚雲裡,翩翩/飛逸!

(A)詩句明確呈現出詩題,著意於描繪作者停靠的車站 (B)以「異地、望去」的用字,含蓄傳達出望鄉的情感 (C)以「鷺鷥」為自我的投射,鷺鷥「舞動」雙翅的姿態,說明詩人不再畏縮 (D)飛入「緋麗的晚雲」象徵朝著理想邁進 (E)在一片霞光中「翩翩飛逸」,表現詩人往實踐理想之路持續邁進的形象

P(  )18.根據〈小站〉的詩題與內容,下列適合用來解釋「小站」意義的選項是: (A)供遊子轉乘的車站 (B)他人生命中的過客 (C)生命旅途中所停留的其中一個站點 (D)人生不同階段的變化 (E)無視於世俗、傲然前行的氣魄

一、單選題:

P( D )1.下列「 」中的讀音,完全相同的是: (A)不「翼」而飛/滿懷希「冀」 (B)不「畏」強敵/「偎」香倚玉 (C)地層下「陷」/「埳」井之蛙 (D)明星「緋」聞/霪雨「霏」霏

解析:(A)ㄧˋㄐㄧˋ(B)ㄨㄟˋㄨㄟ(C)ㄒㄧㄢˋㄎㄢˇ(D)ㄈㄟ

P( C )2.下列「 」中的詞語,可用後者替換的為: (A)畏縮地站在一抹陰翳「蒼茫」中/蒼涼 (B)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夢寐 (C)冷冷地「注視」著我們/凝視 (D)「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古奧

解析:(A)曠遠迷茫的樣子/淒涼、悲壯。(B)惡夢/夢中、睡眠中。(C)皆指目不轉睛地看。(D)深藍/古老深奧,不易理解。

( D )3.閱讀下文,判斷缺空處依序適合填入的詞語是:

  當太陽再升起,所有的杜鵑萎身謝禮,化成聲聲的□□,喚你不如,不如歸去,你仰首看著今日的天空,似乎和昨日並無差別:你舒開手中的書卷,一樣的道理,一樣的鉛字,而你的殿堂已是□□,你的愛情已成往事。(簡媜《水問》)

(A)青鳥/前塵 (B)杜宇/花園 (C)青鳥/花園 (D)杜宇/前塵

解析:第一組空格,從上句的主詞「所有的杜鵑」和下文的「不如歸去」,可知應和「杜鵑」有關。杜鵑鳥相傳是古代蜀王杜宇所化,故選「杜宇」。第二組空格,由後文「愛情已成往事」可推知與前句是相呼應的關係,故選和「往事」相同,也帶有「過去」意涵的「前塵」。

( A )4.下列文句「 」內的成語,運用恰當的選項為: (A)這張大雁素描畫得維妙維肖,頗有「呼之欲出」之勢 (B)西施有「魚沉雁杳」之姿,閉月羞花之容,實為一絕世美女 (C)儘管夢想是那麼「迫不及待」,但卻是促使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 (D)妻子意外喪生,親人們莫不予以「雁行折翼」的老孔精神上的安慰

解析:(A)呼之欲出:形容畫作或文學作品的人物描寫十分逼真生動。或形容人、事即將揭曉。(B)魚沉雁杳:比喻音訊斷絕。宜改為「沉魚落雁」。(C)迫不及待:緊急得不能再等待,指非常迫切。宜改為「遙不可及」。(D)雁行折翼:比喻兄弟分離或死亡,不適合用在形容配偶的死亡。宜改為「琴斷朱弦」。

( B )5.〈小站〉:「彷彿還是去年秋天/被雨打溼了金黃羽翼的/故鄉的銀杏林下」,詩中藉「銀杏」寄託鄉愁。下列詩作「 」中的植物,也寄託此一情懷者為: (A)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B)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C)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D)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解析:(A)用菊花寄託堅貞不屈的心志。出自蘇軾〈贈劉景文〉。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啊!(B)出自李白〈宣城見杜鵑花〉。曾經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了杜鵑花。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三巴。(C)以梧桐襯托淒涼冷寂的感受。出自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邊的梧桐樹到了秋天葉子都已轉黃,珠簾沒有捲起,因為夜裡降下了霜雪。熏籠和玉枕都已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躺著傾聽南宮裡沙漏的聲音顯得越發清冷深長了。(D)以綿延不絕的青草寄託對遠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出自〈飲馬長城窟行〉。河邊的草長得青翠,綿延無邊引起我對遠方之人無盡的思念。然而不論我怎樣思念遠方之人也無法得到寬慰,卻在昨夜裡夢見他了。

P( B )6.關於〈小站〉一詩的寫作手法,分析正確的是: (A)利用類疊與排比,使詩句讀來有迴環反覆的節奏感 (B)詩分兩小節,結構勻稱,顯現現代詩的形式美 (C)全詩藉由虛實對比的畫面描寫,呈現客居異鄉的孤獨 (D)全詩以銀杏林景色為線索,字裡行間流洩著歡欣與感傷

解析:(A)並未以類疊、排比手法營造節奏感。(C)透過回憶故鄉的虛景與現今眼前的實景之對比,呈現遊子離鄉後一面懷鄉,一面朝理想前行的心情,並非客居異鄉的孤獨。(D)並未以銀杏林為全詩發展線索,第一節以虛筆勾勒出記憶中的景象,從大範圍的銀杏林漸次聚焦在一朵鮮紅的小花上;第二節以實筆描繪眼前所見,隨著灰白鷺鷥的飛逸,鏡頭慢慢向後拉遠、拓寬。

P( D ) 7.〈小站〉一詩透過句式、意象、視角的變化深化思鄉意緒。請根據右圖,選出解讀正確的選項:

(A)將「小花」置於一行末端,勾勒出「先行者必然是孤獨者」的自我形象 (B)第一節運用詩句層疊復沓的視覺效果,給人一望無際的遼闊感受 (C)第二節以高低錯落的方式排列詩句,營造車窗外景物變換的效果 (D)壓低「舞動著灰白的雙翅」、「在緋麗的晚雲裡,翩翩」,並將「飛逸」二字提高,展現鷺鷥拔地飛升的姿態

解析:(A)未有此意。(B)第一節詩句未具層疊復沓的視覺效果。(C)第二節高低錯落排列的詩句是描寫詩人見到車窗外鷺鷥於晚霞裡高飛的畫面,並非為車窗外景物的轉換。

P( C )8.閱讀下詩,判斷詩中反覆出現「仍然」、「還是」的用意為:

  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在無邊際的天空/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逗著我們/活著。不斷地追逐/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天空還是我們祖先飛過的天空/廣大虛無如一句不變的叮嚀/我們還是如祖先的翅膀。鼓在風上/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

(A)呈現離鄉到望鄉的心情轉變 (B)描繪飛行時的景色變化 (C)強化無盡追尋的宿命感 (D)強調孤單一人的寂寞感

解析:(C)詩中藉由重複出現的字詞,強調雁不斷飛行的命運,既帶出雁飛行的無盡之感,也營造出追尋的沉重與壓力,充分傳達出命運無可遁逃的悲壯之感。

P( B )9.下列關於〈雁〉一詩的文句,最能凸顯出「明知不可而為之」精神的是: (A)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逗著我們/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 (B)我們將緩緩地在追逐中死去,死去如/夕陽不知覺的冷去。仍然要飛行 (C)在黑色的大地與/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 (D)而冷冷的雲翳/冷冷地注視著我們

解析:(A)說明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誤以為接近卻仍遙不可及的感覺,卻也是這種錯覺支撐信念,成為繼續飛行的動力。(B)說明縱使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結局,仍選擇繼續飛行,展現「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堅定意志。(C)沉重的色調營造出空間的廣闊無盡,暗示現實處境的艱難。(D)此凸顯追求理想的過程中,要面對外在的嘲弄與漠然,但仍然堅持飛行的精神。

P( B )10.〈雁〉:「而冷冷的雲翳/冷冷地注視著我們。」關於此段詩句,最適當的說明是: (A)將雲朵擬人化,營造懸疑詭譎的氣氛 (B)以「冷冷的雲翳」將鏡頭拉遠,呈現雁群在蒼茫的天地間努力飛行的景象 (C)以雲朵的第一人稱視角來描繪對於雁群的觀察 (D)以「雲翳」暗示最終將撥雲見日的希望

解析:(A)並無懸疑詭譎的氣氛。(C)以雁的第一人稱角度寫雲翳的旁觀。(D)「雲翳」象徵現實的險阻。

P( C )11.〈雁〉一詩中,最能看出「肯定存在意義」的詩句是: (A)天空還是我們祖先飛過的天空 (B)繼續懸空在無際涯的中間孤獨如風中的一葉 (C)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 (D)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

解析:(A)顯現時間之流中有正在飛行的我、已遠去的先人及未見的來者,說明飛行是世代相承的使命。(B)詩人以廣大的空間(大地與天空)與渺小的個體(雁如風中一葉)對比,刻劃我們面對命運時仍義無反顧前進的勇氣。(C)連用兩個「仍然」,說明了「只要活著就要飛」,是一種對存在意義的肯定,並表現出既宿命又勇敢的意志,還帶有從困難中苦鬥的意味。(D)呈現出飛行的無盡感及目標之遙,「已接近」的錯覺成為雁繼續飛行的動力。

P( B )12.「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一句,「接近」和「遠離」詞意相反,形成互相對照的關係。下列也有此種互相對照關係的文句是: (A)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B)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C)霧愈聚愈濃就濃成了陣雨 (D)小銅錢似的/叮噹的誓言

解析:(A)轉化(形象化)。(B)映襯。(C)類疊。(D)明喻、轉化(形象化)。

( C )13.以下是一段拆散的文字,請依文意選出排序正確的選項:

  很久了,我沒有寫詩 ()這不是因為被寂寞塵封了絃琴,()我正熱戀著/這風景畫一樣美麗的,()而是像熱戀著一個美麗多情的少女,()也不是被憂鬱麻痺了知覺, 美麗的童話一樣美麗的島。(楊喚〈詩簡〉)

(A)乙丙丁甲 (B)丁丙甲乙 (C)甲丁丙乙 (D)丙乙甲丁

解析:(C)詩開頭先說很久沒有寫詩,接著講述沒寫詩的理由,以「這不是」、「也不是」、「而是」的順序相承接,故為()()()。最後說明自己正熱戀著島嶼,以「美麗的」重複加強,故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