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白話:《大學》的宗旨,是要彰顯每個人本有的光明美德,使百姓向善,最後達到最完美的境界。
原文: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白話:知道目標,心志才會堅定;心志堅定了,才能平靜;平靜了,才能安心;安心了,才會思考清楚;思考清楚了,才能有所收穫。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白話:萬事萬物都有根本和枝末,事情也有先後次序。知道什麼該先做、什麼該後做,就接近道理了。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白話:古代那些想要讓天下充滿光明美德的人,會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
想治理國家的人,會先齊整自己的家庭;
想齊整家庭的人,會先修養自己的身心;
想修養自己的人,會先端正自己的心念;
想端正心念的人,會先讓自己的意志誠懇真實;
想讓意志誠懇的人,會先擴展自己的知識;
而擴展知識,就是從研究事物、探索道理開始的。
原文: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白話:
當事物的道理明白了,知識才會完善;知識完善了,意志才會誠懇;意志誠懇了,心念才會端正;心念端正了,身心才能修養好;身心修養好了,家庭才能齊整;家庭齊整了,國家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白話:從天子到平民,大家都應該以修養自身為根本。
原文: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白話:如果根本混亂了,末節就不可能治理好;重視枝末而忽略根本,這種事是從來沒有的。
原文: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白話:這就叫做明白根本,也就是學問修養最高的境界。
原文:所謂「致知在格物」者,物格而後知至矣。
白話:所謂「擴充知識在於研究事物」,意思是說,當研究透徹事物的道理,知識自然就會完善了。
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ㄓˋ)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白話:所謂「修養身心要從端正心念開始」,是指一個人如果心中有憤怒怨恨,就不能端正;有恐懼,就不能端正;太過歡喜,也不能端正;有憂愁煩惱,同樣不能端正。
原文: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白話:心思不在正道上,看東西看不清楚,聽聲音聽不明白,吃東西也吃不出味道。
原文: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也。
白話:這就說明修養身心,必須從端正心念開始。
原文: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白話:所謂「齊整家庭要先修養自身」,是說:人對於自己親近的人,容易偏愛;對討厭的人,容易偏見;對害怕的人,容易迎合;對可憐的人,容易心軟;對懶散的人,容易輕視。
原文: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白話:所以能在喜歡的人身上看到他的缺點,在討厭的人身上看到他的優點,這樣的人世間真的很少。
原文:故謂君子有所不忍,達於其親;人有不忍,達於其子弟;有不忍,達於其君;有不忍,達於其臣。
白話:所以說君子心中有不忍之心,會推己及人,影響到對父母、對兄弟、對君王、對臣民的態度。
原文: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白話:因此君子會先要求自己,才去要求別人;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會去責怪別人。
原文: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白話:如果自己心中藏著偏私,卻還想教化別人,那是做不到的。
原文:故治國在齊其家。
白話:所以要治理國家,必須先齊整好自己的家庭。
原文: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白話:所謂「治理國家必須先齊整家庭」的意思是:連自己的家人都教導不了,卻想去教化他人,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君子不必離開家,就能在家中完成教化天下的事。因為對父母的孝順,就是用來侍奉君王的方法;對兄長的尊敬,就是用來尊敬長輩的方法;對子女的慈愛,就是用來對待百姓的方法。
原文:《康誥ㄍㄠˋ》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白話:《康誥》說:「要像保護嬰兒一樣愛護人民。」只要用心誠懇地去做,即使做得不夠完美,也不會相差太遠。
原文:《詩》曰:「宜兄宜弟。」
白話:《詩經》說:「要善待兄弟姊妹,和睦相處。」
原文:《書》曰:「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白話:《書經》說:「父親要有義,母親要慈愛,兄長要友愛,弟弟要恭敬,子女要孝順。」
原文:《凱風詩》云:「父母之遺身,抱之恐不勝,舉之恐不高。」
白話:《詩經·凱風》說:「父母養育孩子,小心翼翼,抱著怕抱不穩,舉著怕舉不高。」
原文:故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白話:所以君子的修養之道,起始於夫妻間的相處,發展到最高境界,能夠與天地自然的法則相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